“世界上那么多孤独的人,因为他们都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绿皮书》,一部非常“奥斯卡”风格的影片,通过一段并不复杂的故事,呈现出了极具人文深度的主题内涵。在这个世界上,种族、阶级、地狱可能有所差别,但这些并不是无法逾越和触碰的。
60年代的美国,非洲裔黑人的民权运动正值火热,美国南部的城市正是这场运动的腹地。地理位置越向南部,人们对于黑人越加排斥,因此黑人受到的待遇也愈加不公。
在Tony载乘Dr. Shirley一路南下做巡回钢琴演奏会的途中,两个性格迥异、背景出身完全不同的人,展开了这段全方位的“较量”:
一个住在城堡中的黑人,一个住在贫民区的白人;一个跻身上流社会的顶尖音乐家,一个在底层生活的小混混;一个温文尔雅,一个匪气十足;一个循规蹈矩,一个随心所欲;一个崇尚用规则处事,一个善于用拳头解决问题;一个游走在出生与血统的低贱和天才所塑造的高贵之间,一个被生活所挤压,却坚守着自己的底线。
—— 他们,因为一次特殊的巡回演出,开启了生命中最奇妙的相遇。你让我活得更自我、更有尊严,我教你写出了充满爱意的家书……
二人从最初的冲突、不信任、相互排斥,渐渐到后来相互感染、彼此影响,最终,成为了真正好朋友。
《绿皮书》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公路片,两位主人公一路向南,见证着所有的这一切:Dr. Shirley从一开始可以住在高档酒店,到肯塔基州不被允许用“白人厕所”,乔治亚州不允许试西装,再到阿拉巴马不允许与白人一同用餐… ……
影片细节丰富、人物立体、情感细腻。没有刻意的煽情和制造压抑,而是加入诸多笑料,通过音乐片、喜剧片的元素及轻松愉快的手法将不同肤色之间的不公平对待生动地呈现出来了。
而在公路片的外衣之下,影片讲述的其实是一次人性的碰撞,也是主人公的一场自我认知。之所以这样说,首先要归功于这部电影颇为有趣的人物设定:两位主人公之中,白人是提供服务的人,他粗俗、受教育程度低;相反的,黑人却是那个享受服务的人,他高雅、事事讲求文明。—— 就是基于这样有趣的设定,才会出现影片中一个从来不吃炸鸡(这种被称作“黑人食物”的美味)的黑人在白人的“推荐”下吃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块炸鸡;才会出现黑人帮白人润色家书,让白人的妻子看得梨花带雨等等这样的桥段。
纵观整部电影,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打破全球受众对于种族上的某些刻板印象,屡屡让两位主人公碰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最终改变自己对对方的看法,改变对不同种族的认知;而受众也在潜移默化间跟随主人公的变化,感受到一次次的温暖和震撼。
“孤独是惬意和散漫及恐惧迷失的产物。”
这是一部让人极为舒适的电影,节奏轻快,剧情有波澜,还有处处可供琢磨的台词与表达,可谓艺术电影的优秀蓝本典范,能让人看见世界极为美好而又现实的一面,原来孤独感是如此的美丽与脆弱。 片中的每一位主人翁都是温情脉脉的,这一路,人间百态一一呈现,是一次远行,更是一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