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小妹
1 你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事实上生活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将会取得惊人的成就。这句话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我们发现所有成就的获得都来源于你自己的一种意愿。人的一生能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你是不是愿意,只要你愿意,就肯定可以取得惊人的成就,所以如果真想要整个人生变得非常有意义,首先就要问自己:“我是不是愿意。”
2 行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果我告诉你,人人都可以成功,但确实有人没有成功,那么原因是什么?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缺少行动,行动是决定成功的因素。
这个世界上,有愿望、希望成功的人是非常多的,可是最终的结果是成功的人并不多,所以除了拥有成功的意愿之外,接下来就是能够为实现成功的意愿,愿意身体力行去行动,只有真实的行动,最终才会取得成功。
每个失败者都知道成功的方法,而只有成功者真正去做。
3 你有无限的心理能量
还记得一个关于“小引擎的故事”:有一个小引擎每天都需要运送货物,有一天它被安排多带20节车厢,而且还要经过一个山坡,小引擎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完成任务了,可是这个时候,小引擎对自己说:“你是小引擎啊!你可以完成任务的。”所以这个小引擎就一路唱着歌:“小引擎,小引擎,你可以”,一路把货物拉过山坡,送到目的地。这是一个关于自我激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人是有无限能量的,只要你释放你的心理能量。
4 年轻的唯一资本就是时间
年轻的唯一资本就是时间,年轻人没有经验,没有资源,更没有成熟的能力,人们之所以愿意把事情交给年轻人去做,是因为你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事情,这样既可以做成事情,又可以让年轻人积累经验和能力,为未来奠定基础。
可是如果年轻人自己并不珍惜时间,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唯一的资本,也就等于没有机会获得成功了,
5 为自己找一位导师
人常常会陷入反复低落的情绪,一旦这种情绪控制了你的生活,你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不愿意做任何有意义的尝试。另外一种情况是,人们习惯把自己的情况和其他人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也会使人有发疯的感觉。因此你常常听到这样的劝诫:不要比较,因为人比人是会比死人的。但是生活中,的确有些时候自己不会清醒,不会超脱,更加不能够自拔,在这个时候,能够激励自己的就是你内心中的导师了,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为自己找一位导师。
这位导师可以是你上学时的某位老师,他让你打开眼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个导师也可以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位杰出人物或者思想家,你虽然不能和他见面,但是从他的书里,你可以得到指引,得到力量;这个导师也可以是你自己,没人激励你的时候,你也可以自己激励自己。因为真正成功的人,总是自己解救自己,自己激励自己。
6 当日事当日毕
这个其实是海尔的管理理念,“当日事当日毕,日清日高”。张瑞敏为海尔到底带来了什么东西?仔细研究海尔的文化,就会发现张瑞敏给海尔带来了一个员工的习惯:要求每一个员工每一件事情必须在当天做完,当他每一天都做完的时候,每一天就会进一步,所以叫日清日高,这就是海尔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正是当日事当日毕的习惯,海尔创作出效率最高的一个企业,所以今天所做的事情一定要在今天结束,不要推到明天去,每一天的事情一定要在当天结束,这是第一个需要做到的要求。
7 吃亏就是占便宜
不要怕吃亏,当你吃亏的时候就占便宜了。在学校里上课,当我把一门课程理解透彻,讲授获得认可之后,我会把讲义和讲授的心得拿出来和很多学校的老师分享,一旦有老师理解了这门课程,我会放弃这门课程选择全新的课程来挑战自己,一些同事认为这样做会吃亏。事实是,当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给自己新的挑战,十几年下来,我讲了企业管理的大部分课程,表面上我是吃亏的,我好不容易准备好的一门课,讲到最好的状态之后需要放弃,再换新课,一路走下来,我竟然把企业管理大部分领域的理论搞得很透。所以当我去企业实际辅导的时候,企业的问题拿出来,我可以第一时间从理论的角度,快速找到关键,很快可以给出判断和解决方案,这就是吃亏占便宜。
8 手比头高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存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是因为没有联结理想和现实的桥梁,同学们简单地认为思想和行动之间是一个被动和主动的关系。就如很多经理人认为战略是老板的事情,他们没有机会为公司的战略做出选择,但是这个理解是极其错误的,战略并不是思想而是行动,每一个经理人的行动都是战略的选择,也许战略目标是企业家的事情,但是战略本身一定是经理人的行动。
一个个体可以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可以是一个热爱思考的人,也可以是一个不屈从于现实的人,但是当作为生存的选择时,你只能够承担职业所必须承担的角色,而这个角色决定了他必须是一个充满理想而又脚踏实地的人,必须是一个热爱思考而又身体力行的人,必须是一个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人。这样的要求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太过苛刻,但是一旦成为职业人,你所承担的责任要求你需要如此行事、如此思考。
大部分人也在强调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各种条件,但是究其根本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人能够持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以比别人更高的标准来行动。我们需要放弃对自己的过度欣赏,需要打开心胸,接受现实,理想之所以能够变成现实,是因为有连接理想和现实的行动。
9 能存活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有能力的,而是对变化反应最快的
这是达尔文研究物种进化时得到的结论,当我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深受震动,因为以我以往的认识,聪明和有能力是一个人强大的理由和条件,只有聪明和能力可以让人获得成功,但是达尔文从物种存活的角度,让我明白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我很庆幸自己较早地看到并理解了这个观点,这让我受益无穷。聪明和强有力,都不是一个人能够成为竞争强者的条件。成为竞争强者的条件和存活下来的理由,是你对变化反应最快。
10 企业里不断得到提升的人并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有能力的,而是最不计较付出行动的人
我曾经观察过两个新入职的年轻人,小章是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专业对口,学习成绩优异,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管理才干,小李毕业于一所普通的高校,在任何一方面看起来都比小章要逊色一些,所以在入职训练之后,明显是小章得到重用,而小李平平。过了半年,我发现小李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总是抢着做事情,每一次交代他的事情,他总是答应并很快去做,甚至很多大家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也毫无怨言地去做。虽然小章还是表现出比小李强的能力,但是大家开始关注小李而忽略小章,再过一段时间小李开始被提升。
还有一个人,他刚刚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时候,也是最基层的普通职员,收入也不高,但是,他积极主动,从不考虑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成不成正比,只是一味的付出,提升自己,很快,他就升职加薪了,而到了后面,因为他的这股主动做事的精神,他提升很快,最终收入和职位都比原来刚入职场的时候翻了好几倍,这个人就是简书的签约作者沐丞。你现在去他的页面里面,应该还能看到他写的自己当初是如何快速从一个职场新人到职场精英的文章。
所以,要想清楚这一点,只需要换个角度,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多想想,你就会很快明白,在企业里最受欢迎,升职加薪最快的人,会是哪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