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以抗日战争前十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的社会动荡为历史背景,以“玉”在中国动乱年代的飘来归去为线索,以几代人的爱情,命运为内容,展现了动乱年代下一个穆斯林家族的兴衰发达,命运沉浮。战争给我们带来了痛苦与不幸,给所有在战争阴影下的人们以恐惧,同时,在恐怖的战争中,我们看到了友情的雪亮,爱情的闪光,还有一种执着的情感:爱玉一生,为玉而碎。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贫富兴衰,三代人的命运沉浮,历史现实的威逼,错综扭结的爱情,让人虔诚的信仰,令人动容的深情;幸运而难得的友情,心痛而真实的爱情,悲哀而无法割舍的夫妻情……
以玉器为生的一家四口,父亲琢玉度日,收入微薄。因为一件玉器的损毁而收到一个得意徒弟,这对于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的“玉器梁”家是一个多么大的欣慰,待若亲子。老父琢玉,呕心沥血。为完成一生琢玉辉煌的标志——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然而却与宝船同归于尽。人亡船毁家亦破。徒弟为续师父宏愿,忍辱负重,师妹一家的误会,仇人的眼色。三年之限,长大了,成熟了,肩上重任,道路长远。本就有创业的雄心壮志,有在生意场上应对周旋的能力。在仇人手下三年的磨练,见的多了也学多了,最关键的是交了一位真心诚意,更是志同道合的英国朋友,一生的朋友。有这位新朋友的全力支持,徒弟——韩子奇回梁家,重操旧业,奇珍斋。
从因玉结缘梁家到现在已经是六年了,自己长大了,师妹也长大了。现实的威逼,家庭的变故,让他们无暇顾及爱情,便简单平淡而自然的走上了婚姻的道路。
创业十年的艰难,家业逐渐兴起,事业逐渐成熟。结婚十年,迁家喜迎子。
妻子——梁君璧,典型的家庭主妇型妇女。年幼时母亲体弱多病,便帮着打理家庭,还是父亲的小帮手。现在家业富起来了,不必再那么劳累。这样的年代,给了她这样的命运。现实让她与师兄韩子奇走在一起,结为一家,共同奋斗,而他们却是不相符的个性。妹妹梁冰玉相比她来说要不幸然而又更幸运些。梁冰玉三岁失去父亲,八岁失去母亲,与姐姐相差八岁,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可以上学念书。有学识,有修养,与姐姐的唠叨和愚昧相比,自然是不相符的个性。然而她们有姊妹情,更有母女情。
抗日战争爆发,又是一个十年,又是一个十年的变故,夫妻间怎能再融洽。韩子奇奢玉如命,妻子却不理解。在英国朋友的建议下,韩子奇携玉前往英国伦敦,妻子不肯随往,带着未满两岁的儿子留守家园。梁冰玉在燕园爱情受挫,也悄然离去,与既是师兄又是姐夫的韩子奇一同踏上远去伦敦的航船。
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战火也飘洋过海蔓延到伦敦的天空上。战争是残酷而无情的,摧毁人的肉体的同时,还要摧毁幸存者的精神。就这样,在战火硝烟下,他们相爱了,迟来的爱情,是一生的幸运还是一生的遗憾呢?二者兼而有之吧。
十年的战火停息了,在生与死的边缘飘来荡去多少年。寻找亲友,是离散而幸存者心灵和精神的一大安慰。
海外漂泊十年,归来,一切面目皆非。
丈夫与小姨(自己的妹妹)相爱而结合。倘若没有这十年的分离,没有这十年的战争,他们还会相爱走到一起吗?注定要相爱的两个人,只要相遇了,迟早都会爱一场的。更何况他们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三个人的婚姻,两个孩子的父母,无论如何,都是所有人的痛苦和煎熬。妻子与妹妹,都曾患难与共过。与姐姐的婚姻,与妹妹的爱情,大多时候,爱情在婚姻面前,往往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所以梁冰玉摆脱不了,韩子奇更摆脱不了。
梁冰玉注定离开。
家,便也空有其表。孩子的身心伤害,父爱也弥补不了。
梁冰玉三十年再归来,事事非。多少年情与爱都化作尘土,多少年往事亦被历史沉淀,继而覆盖,只剩那一生沧桑满鬓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