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人类有很大一笔“精神财富”尚未挖掘。而挖掘这笔“精神财富”是需要很独特的思维和思考方式才能挖掘出来的。
哲学思维就是针对宇宙社会人生重要问题,进行“苏格拉底”之问,一层层的问自己问题,直到最底层,让自己对重要问题感到无惑。
首先我要自定义一个词语叫:运用率(将心比心/祸福相依/双刃剑/利与弊当很多知识运用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打开你的眼界)。
这个运用率指的是:某一个知识目前的运用种量/这个知识目前在整个世界中运用的总和种量。(这里的知识可以是某一个词/原理/元素等等)
运用率分为:合理运用率,不合理运用率。
我这么说,可能大家觉得这些概念并不重要。那么我举几个简单的栗子。
高中的一次家长会,我们班主任与父亲交谈中得知,我父亲曾经教育工作10年。于是班主任给我父亲安排一场演讲内容是怎么教育孩子。结果呢,我父亲上台说完场面话后,突然说了一句:我教育孩子呢就一个词:放纵。我当时内心是MMP的,有一种想找个逢转下去的感觉。其实我父亲说的对,原因很简单,小时候的我乖巧,聪明,懂事,做事三思而后行,所以这样的小孩确实适合放纵,但是要一定程度上的放纵。这个一定程度我父亲当时在讲台上并没表达出来,其次。并不是每一个小孩都适合一定程度上的放纵,甚至有些小孩不能给予任何一点的放纵。可是我父亲对这些类似的话都没说。之后呢我们班主任就盯上我了,上课那种特殊的眼神看着我,别的科任老师上课的时候,班主任依旧会偶尔到教师走廊,用那犀利的眼神观察我。哎~~~真是无语了~~~。其实我挺喜欢这样的班主任的,这是一个真正懂责任,负责任的班主任。在我眼里学习和成绩并不重要,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学会做人。证据?想想为什么做人做事,为人处事。做人和为人为什么永远放在第一位?回归主题,也就是这样的事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汇的运用率和合理运用率。我父亲对放纵这词的运用是有的,但他并不清楚这个词该在何时用何地用才适宜。如果这个词在某些场合用出来是利大于弊则为合理运用,反之则不合理运用。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讲这个运用率,这个运用率非常重要!会是未来人们交流中常用词汇!
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对一个词汇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运用率远远达不到80%。
我就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将心比心意思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那我试问广大读者。你们能做到每碰到一个人,你就能运用到将心比心吗?当然,我指的不是陌生人,我重点指,你面对的每一个合作伙伴,每一个亲人,每一个朋友能做到将心比心吗?能把将心比心运用到80%的程度吗?
我相信,大多数人换位思考运用率根本就没达到80%的程度,想想你身边的人。我曾经有个朋友在请教一位建筑工程师,然后工程师给我这朋友出了一个他认为很简单的题,可是他根本就没换位思考,对于一个基础薄弱的年轻人而言,根本就不可能解决这个简单的问题。最后工程师傅把她给数落一遍。这种情况可以举很多,你可以想想你的老师,你的上级领导,想想你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有几个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但即使有人做到换位思考,又有几个人是运用率达80%的?
祸福相依的运用率,说实话,一个身患绝症的人你能想得到这里的福吗?我能想到,至少一个平时不爱惜健康的人,会在身患绝症的时候顿悟。
我身边好两个特别擅长脑补的人。有个员工直接脑补之后在公共场合说:某员工请某领导吃饭,所以这个月的奖金领导直接给了这个某员工。可她不知道的是,这个奖金是所有领导投票选出来的。当然,我是其中一个投票者。说到这里有人想到脑补的优点吗?其实脑补也是有优点的。张一鸣说,工作多数时间,他除了驯服算法,都在面试招聘员工。他与员工的对话也简单、纯粹,更多时候,他们会在咖啡厅聊产品理念和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马云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从梦想到成功创业:“在我家18个人创业,如果我们这些人能够成功,中国百分之80的人都能成功,因为没有人给我们一分钱,也没有给我们权力和地位,我们什么资源都没有。”关于马云的观点其实我想补充,这些观点我非常赞同,但是不够完善。时代变了,就像马云说下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我认为这个时代拼的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而创新和创造力很需要眼界,这眼界分为两种,思维上的眼界和知识上的眼界。思维上的眼界我现在在写,但这只是一小部分。而知识上的眼界,博览群书等即可。首先知识上的眼界可以理解为无数个知识点。而只有打开思维上的眼界你才能掌握住点连成线的方法。说简单点,思维上的眼界就是你尽量把每一个知识(词汇,原理,概念等)运用率做到最大化。我举个栗子。一个电热水壶。它的电能转换热能原理,每一种材料,结构,机构等知识点相互结合在一起变成系统的知识(把知识点连成线,线成面,面可成网)。像电热水壶的这种科技产品属于线或者面。而构成这个科技产品的每一个元素都称为知识点,而想要创造出一个产品,那么你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扩充你的知识,还要掌握将点连成线,线连成面的方法。
你能想象的到吗?一个简单的小玩具,却隐藏着科技的奥秘!
纸竹蜻蜓的原理,运用率必然不足80%,目前推算出这个原理运用到的科技是飞机,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和民航飞机的上升和左转弯和右转弯,以及战斗机的翻滚。我当晚花了一个小时,就自己想明白了其中的原理。纸竹蜻蜓之所以旋转是垂直下落过程中水平面产生了一个分力。这个分力导致了竹蜻蜓自动旋转。证实这个原理也很简单,当角1和角2,两个角小于等于90°时无法旋转,因为没办法产生水平面上的这个推力。(这个实验只要你有一张纸就可以亲自验证)如下图。
逆向思维:电风扇,电风扇制造灵感来源于一个小小的风车玩具,风能吹动这个风车旋转,那么风车的旋转能否带来风呢?答案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所以,我这里提到的一些词汇都非常的重要。
所有的原理,运用率必然不足80%。
特殊思维的人眼里,商机是无处不在的。
一个人的成就就像是木桶原理,而木桶中的木板总量不应该是平时看到的木桶十几条木板的量,而应是上百条,上千条,甚至上万条都有可能。。。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因此,整个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而这里的“短板”数量,不应该是几条十几条,而应该是上百,上千条甚至上万条。当然我是以企业家的高度描述这个短板数量的。
对于人事物只要是跟认识了解有关的知识都该划分四种境界
初步认识,真谛,初步运用(运用率在0%~80%之间),身临其境(运用率超80%时)
(以后再细讲这划分四种境界的定义和意义)
知识都应该分为四种境界。当一个知识点到达最后一个境界的时候就是打开眼界的一小部分。
当一个人把多个重要的知识点都到达最后一个境界的时候。就能真正的分析未来且不失实际。但到达这种境界的好处远不止是能分析未来,还能轻而易举的发现自己和周围人各种优缺点,进而做到真正的扬长避短;还能轻而易举的发现一些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样就有机会解决社会问题等等。所以我很赞同马云说的一句话:下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人。当然我赞同这句话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马云讲的。即使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说出这句话我也依旧赞同。因为我的眼界和智慧能确定这句话的真实性。
我脑海里有一个未来的时代,这个时代包含着马云所说的DT时代。(其实DT时代的产品或APP或技术有很多个,我目前就已经想到了几个具体的项目)
随着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全面的小康社会的诸多措施。人类的欲望是不可能停止于满足的,当人类满足物质需求时,必将追求精神上的理想或愿望。分析到这里就可以,就不难理解马云所说的DT时代是人类在追求精神上的理想或愿望这条道路上的必经之路,还有人类的未来家庭里必然能做到长辈和子孙后代的平等交流,这种平等交流是不分时代不分年龄的,只是不知道人类要花多长时间才开始做到这种程度。(虽然我已经掌握着平等交流的方法,但我只能说是成功了一半,因为交流是两个人的事,我能保证我这一方敞开心扉没问题)
如果说拥有宇宙观思维包含于且不限于大局观的思维,而大局观的思维包含且不限于全局观的思维,那么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拥有宇宙观的思维的人,同时拥有着大局观和全局观思维。(这是我对哲学思维的一个小小见解)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
说实话,第一次写文章,自我感觉很糟糕,文采不够,最后一章写的也挺乱(以后再细写《哲学思维可以打开你的眼界》,其实可丰富内容的知识点有很多,只是我现在懂的知识点比较少,请各位见谅!这里的最后一章就当作是预告片段吧,其实还有很多重点内容没写出来呢。)欢迎广大读友们与我交流和讨论。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想法都可以留言或私信。
我愿与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