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没有当个作家的梦想呢

来到简书五天的时间,已经改变了我对自媒体整个行业的看法。

昨天在知乎一些自媒体与网络写手的问题回答上看到了一句刺痛我神经的话——“一个二十几岁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多半会把自己想象成作家”。我不得不承认我也有过如此想法。

最初的我脑海里总是在酝酿自己创造小说的情节,有时也会为自己偶尔能写出一段唯美的文字感到欣喜并流连忘返,反复雕琢。但“直接成为作家”很显然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学生时代的我并没有展露出写作才华,最好成绩不过是小学时期拿过类似于鼓励奖的市级作文三等奖。另外,我十分仰慕的作家,刘慈欣,可以说是近五年才走入大众视野,可他年纪可是比我父亲还要年长。

我问过我自己,我做好了默默耕耘坚持十年才能出人头地的准备吗?

没有。这便也是我考虑涉足自媒体的原因。而简书,正好也是这么块地儿。

我是一个极其厌恶心灵鸡汤的人。我曾经计划过写一个纯干货的自媒体,运用上我可能并不那么靠谱的特长,也就是英语,专门去观察、收集国外生活资料,去写一些东西方文化差距之类的“轶事”。我曾经认为这应该是一个足够“有趣”的领域,若佐之以风趣文笔,我或许能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但很显然,我又错了。原因很简单,大数据不会说谎。

曾经我认为如果我写的文章立意足够新颖,我的“另类”文章一样能脱颖而出。但我忽视了自媒体作为流量经济的本质。写作平台不会给我发工资,会主动打赏的读者恐怕不到万分之一,最终还是只能依靠广告商根据文章阅读量决定自媒体生存与否。我拟过很多我要写的文章的标题,但纵使我有满腹经纶,一篇“美国'键盘侠'的自我修养”恐怕在潜在读者数量上要远少于哪怕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篇“震惊!中国网民竟如此低素质,简直是把脸丢出了国界!”。甚至要差好几个数量级。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多数人来看自媒体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提升自我,而是打发时间,寻求娱乐。取一个接地气而吸引眼球的十个字标题,其重要性远远比殚精竭虑写出的数千字正文更重要。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自媒体界高手如云,假如我想从创作高质量内容上杀出重围,无论是拼阅历还是拼逻辑文笔,我怎么可能比得过那些前辈们呢。

在得出这个结论后我那热情尚有余温的心已经冷了一半。似乎相较于拥有过人才华,懂得人性的弱点显得更重要,也更适合在这个时代生存。

我昨天发的第一篇文章,从现在距当时发布时已经过去了快24个小时,而阅读量为0。诚然,我并没有取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标题,我也没有指望会有人看到或是喜欢,但我也必须得承认我有点小失望。之前的我也做过一些小调查,得知简书似乎是一个作者比读者要多的平台。扪心自问,我似乎也没有专门找刚写一篇的作者去读他写的文章。

但无论如何,我想我还是有所进步的吧。

我依然会把近期在慢慢写的一篇小说贴上来,已经完成了八千字大概是十分之一的写作。总归还是要找个地方发出来,看看是不是有人喜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10,840评论 3 13
  • 还是走了,在一个气温稀薄到令人发指的雾霭清晨,清素的窗外只留下一层白到发亮的窗纱和那只她生平最欢喜的花猫,孤独...
    旨氤阅读 1,365评论 0 3
  • 月的身边,有星星陪伴 海的身边,有海岸陪伴 花的身边,有叶子陪伴 眼的身边,有睫毛陪伴 众星拱月是相生相伴的守护 ...
    箬薏阅读 2,732评论 0 5
  • 正因为目睹和感受了不少老年人和老年生活的贫困悲凉孤独无助无寄托,所以才尽心尽力的折腾、经历与努力,以免老年有遗憾悔...
    尔少阅读 1,462评论 0 0
  • —1— 青石板街,月光铺满,树桠随着晚风的游走哗哗摇摆,落下大片似晕开的墨渍,街道旁灯笼高悬,散发出暖黄的明光,托...
    香火长明灯阅读 4,123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