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较徼。两者同出,异名同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妙:是微妙,精妙的意思,我个人认为,解释为本质,似乎更确切。徼:同晈,意为光明。我认为,与上文对应,解释为运动,发展的规律。玄:本意是深远不可测。我理解是相互相绞,相生。门:是路径,或叫思维方式。
这几句话,是阐明了老子感知世界的思维方法。即:常常从第三者的角度,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状态,常常从自身的角度,来感知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目的是一致的,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千丝万缕的关联,是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关联是今天网络思维的重要路径,从这个角度解读老子,思考到这我又一惊。是曲解?还是人类的智慧 ?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包括可以感知和不可以感知的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科学家已经证明了一部分。同时其他宗教,对此也有表述,例如,佛教把这种联系的过程称为“缘”。同时,宗教,科学也认为,我们在整个宇宙繁杂的联系中,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意识去改变原来的自然联系。对于各类宗教的修行,是我们熟知的,宗教产生在二元世界,即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通过自身肉体的修行来感知,改变这种联系是必然有效的路径。
那么科学是如何做到的哪?我无法全面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
世界发展变化到今天,我们突然面对的是一个三元世界,即世界前所未有的出现了一个网络世界。它从虚拟空间,正飞速发展到智能化,人机物的相互融合,试图取代或者是与人类社会高度融合。未来可能就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数据的。想想太可怕了,上帝突然显身到我们身边。老子面对宇宙的永恒和人类的生死,认为世界原动力是“道”。科学的发展人类的永恒也许也会实现,最起码。智能机器人的永恒是可能的。面对这个三元世界,我们又如何理解老子的“道”?我很无知,我很恐惧。
讲天道,论人道;问天到,求人道。
2019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