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简史》,副标题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解读”。
说到冬季运动,我们脑海里可能浮现的是白雪皑皑的山上,一位身着厚重滑雪服的运动员,手持雪杖,在雪中风驰电掣地飘移;或者是我们熟悉的室内溜冰场,伴随着迪斯科音乐或流行歌,我们从初学的紧张、恨不得和栏杆连为一体,到熟练掌握技巧之后的舒畅。或许你也和我一样,曾经羡慕地望着那些在冰池中央自由旋转、舞蹈,宛若精灵的花滑选手。
你还记得第一次手把手教你滑冰的人是谁吗?似乎冰雪运动总是能唤起我们的美好回忆,踏上装有滑刃的冰鞋或雪鞋,我们就能获得无与伦比的速度与自由。
速度、自由,再加上美,这就是如今的冬奥会带给我们的感受。那么,冬奥会是如何产生的呢?或者我们再问深入一点,为什么冬季运动对人类这么重要?实际上,这个问题串起了整本书的核心思想。作者告诉我们,无论是滑冰还是滑雪,它们的起源都是功能性的:这些冰雪活动不仅是我们的祖先在严寒环境下总结出的生存智慧,还体现了先民们在恶劣环境中对抗寒冷、渴望活下去的顽强精神。
这本书的作者季成,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后,从事冬季奥林匹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也是中国首批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备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在这本书中,他不仅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冬奥会的百年发展历程,而且还展示出贯穿历届冬奥会、恒久不变的人文体育精神。
如果说奥林匹克的要义是“更高、更快、更强”,那么冬季奥林匹克就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极寒的条件——对抗寒冷、对抗重力、对抗时间,发掘人类无限的潜能,是一种更为彻底的极限超越——这就是冬奥精神的集中体现。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始于1924年的法国夏蒙尼,这届冬奥会上举行了滑冰、滑雪、雪车、冰球和冰壶的比赛。这五个大项为日后的冬奥会章程奠定了基础。可能你会觉得,相比于跑步、踢球这样的运动来说,冬季运动离我们很远,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遗迹就来自我国新疆的阿勒泰地区,而且冰雪运动早就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了。
好,接下来,我将分三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冰雪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的起源是什么?在这一部分,我将为你回溯人类最早的冰雪活动。第二,华夏民族有怎样的冰雪运动文化?以及我们和冬奥会的渊源。第三,我们再来聊聊冬奥会中的那些人,他们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却是最勇敢、最能体现冬奥精神的。他们的存在不断激励着人类踏上探索自然、超越自我的冒险。
第一部分
好,准备好进入冰天雪地的白色世界了吗?我们现在就出发。但在正式介绍冬奥会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人类最早的冰雪活动。作者告诉我们,现代冰雪运动的前身其实都是功能性的滑冰、滑雪行为,而滑行的功能主要分为狩猎、军事和交通三项。
首先我们来看狩猎。在亚欧大陆的高纬度地区,人类祖先为了对抗寒冬,更好地在雪中狩猎,他们把长木片绑在脚底下,方便在雪地上迅速滑行、追踪野兽——这就是滑雪板的前身。但那时候的滑雪板又短又宽,和我们现代的雪板比起来,更像一种雪鞋。作者说,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亚洲北部的岩画上,都能发现滑雪者的踪迹。而以往我们所知的滑雪遗迹,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约7000年的俄罗斯。
为什么说是以往呢?因为在2005年,有一位中国新疆的农民在阿勒泰地区附近,发现了更早的滑雪者岩画,上面刻画着先民踩着滑雪板弯弓搭箭、追逐和狩猎牛马的场景。考古学家发现,这些岩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10000年左右,比俄罗斯的遗迹还要早得多。到了2015年,来自全球18个国家,包括挪威、瑞典、芬兰等国的30多位滑雪历史学者联名发表了《阿勒泰宣言》,宣布中国新疆阿勒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地。
好,说到这,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阿勒泰人是怎么滑雪的。
传统的阿勒泰人来自半游牧的图瓦族部落,他们的小木屋距离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外蒙古的国境线都非常近,只有30多公里。如果你恰巧去那里旅行过,你会发现阿勒泰人仍然保留着滑雪的传统。他们的滑雪板用白松木和马小腿毛皮制成,这种设定很有讲究:为什么要用马小腿毛皮呢?因为人们可以利用马毛的“顺茬”进行下坡滑行,这样阻力很小、速度很快,而马毛的“倒茬”会增加爬坡时的阻力,所以上山的时候就可以毫不费力。你看,阿勒泰人是不是很有智慧。另外,滑行的时候他们会使用单支长木杆保持重心和转向。为什么是单杖滑行而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双杖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阿勒泰的先民还要腾出一只手来狩猎——真是非常实用的考虑。
除了狩猎,人类古老的滑行活动还被用于战争。可能你会奇怪,冰雪运动如何能用于战争呢?其实,在高纬度的北欧国家,人们常年处于严寒天气中,所以对那里的人来说,滑雪、滑冰可能就跟长跑、骑马一样属于必备技能,自然就进入了战争的范畴。
作者举了个挪威的例子。1206年,挪威爆发内战,两位士兵脚踏桦木滑雪板长途急速滑行,一跃飞下悬崖,摆脱敌军的追击,最终他们及时救出了年仅两岁的哈康王子。这位哈康王子后来成为统一挪威的伟大君主。直到今天,挪威人还会沿着营救王子的路线,举行大型马拉松滑雪比赛,以此来纪念两位滑雪英雄。
同样,在天气严寒的国家,人们也有滑雪或滑冰出行的传统。作者告诉我们,北欧人在山地上越野滑行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这项活动后来进入冬奥会,成为北欧滑雪,也就是越野滑雪的前身。而荷兰人滑冰的历史也同样悠久。早在13世纪,荷兰人就在冰冻的河流上靠滑冰与附近的村落保持交流;1676年,荷兰人还组织了首次滑冰旅行,在冰冻的湖面上滑行,抵达别的城镇。最后,当人们发现滑行可以大幅提高移动速度后,开始考虑依靠滑行运输货物或人员,所以又在雪板和冰鞋的基础上发明了雪车和雪橇。这些后来都成了冬奥会的核心比赛项目。
说到这,你可能发现了,无论是滑冰、滑雪,还是雪车、雪橇,冬季奥林匹克的源头都是功能性、实用性的滑行行为,这些都是人类祖先为了在严寒环境中生存下来总结的经验方法。如果夏季奥运会的起源是古希腊人祭祀神的行为,崇尚的是“健康体魄,文明精神”的生活方式,那么,冬奥会的起源纯粹是为了纪念和弘扬人类古老的生存智慧,以及先民们在严寒恶劣环境下渴望生存的顽强精神。所以作者才说,冬奥会的精神是更为彻底的对极限的超越。
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冰雪运动的功能性起源,再来看看现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如何兴起的。
实际上,在冬奥会成为第一大冬季赛事之前,北欧国家一直是冬季运动会的掌旗者。从19世纪开始,挪威就举办了世界上最早的滑雪比赛。另外,从1901年到1926年,瑞典、芬兰和挪威还举办了包含多项冬季运动的北欧运动会,开启了国际级冬季运动的赛程。
要知道,想在北欧运动会的基础上,举办全球性的冬季赛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者告诉我们,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先生其实早就想办冬奥会,但他的提议遭到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的强烈反对。
这是为什么呢?说起来可能有些荒诞。北欧国家认为他们的竞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在滑雪和滑冰的技艺上,北欧人觉得没有必要和别的国家比。而且,当时北欧运动会正办得如火如荼,滑雪、滑冰的专项赛事也很多了,所以国际奥委会中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
这么看,冬奥会一时半会还办不起来,该怎么办呢?顾拜旦先生想出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以退为进——以夏奥会的序幕的名义,举办“国际冬季运动周”。1924年1月25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夏蒙尼举办了首届“国际冬季运动周”。幸运的是,在顾拜旦先生的努力下,一年后,布拉格国际奥委会总会便承认了“国际冬季运动周”的地位,并将它追认为首届冬奥会。你看,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冬奥会终于正式拉开帷幕了。
第一届夏蒙尼冬奥会打了个“开门红”,迎来了来自16国的258名运动员,另外还有33000名观众,在此期间,冬奥会共进行了6个大项16个分项的比赛,并颁发出了43枚金牌。 在首届冬奥会上,北欧运动员傲视群雄,来自挪威的滑雪之王豪格和芬兰的速滑运动员顿贝格,几乎包揽了他们参与项目的所有奖牌。但可能当初反对冬奥会的人没有想到,冬奥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并没有颁给北欧人,而是颁给了来自美国的速滑运动员朱特劳。
朱特劳来自美国普莱西德湖,父亲是滑冰场的管理员。美国大萧条时期,朱特劳只能靠当清洁工谋生,生活非常艰难。然而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他却在首届冬奥会500米速度滑冰的比赛中,一举击败北欧人,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他的胜利也向世界宣告:冬季运动并不是北欧人的特权,而是属于世界的!
值得注意的是,首届夏蒙尼冬奥会的金牌上刻的是一位穿戴着滑雪、滑冰装备的运动员,背景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对欧洲人来说,勃朗峰代表着一种“无法征服”的敬畏和危险,就像珠穆朗玛峰对我们的意义一样,直到18世纪末,才有当地人首次登顶成功。所以,首届冬奥会金牌上的“欧洲屋脊”也象征着冬奥会的精神——探索自然与人类潜能,在极端的自然环境下谋求生存之道。
第二部分
好,我们现在从阿尔卑斯山回到我们的家乡,来看看我国悠久的冰雪运动文化。
刚才说到,现今最古老的滑雪遗迹来自我国新疆的阿勒泰地区。同样,《山海经》中也记录着一个使用马皮滑雪板出行的北方游牧民族丁零人。到了隋朝,大兴安岭附近还出现了一支叫北室韦的部族,史料中记载他们会“骑木而行”,骑木是什么意思呢?当然不是像骑马那样骑,而是踩着木质的雪板在冰雪中快速滑行。他们所骑的“木马”就是滑雪板,按照《元一统志》的记载,这种滑雪板:“形如弹弓,长四尺,阔五寸,一左一右,系于两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马。”也就是说,用这种滑雪板在冰雪中滑行的速度非常快,快得就像骑马一样。可见,滑雪这种出行方式可能是我国北部地区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
当然,不只是北方游牧民族有冰雪传统,宋代的宫廷中也出现了滑冰运动,就连皇帝也会参与其中。这种运动很有娱乐性,所以人们都把它称作“冰嬉”。在中国古代,冰嬉也是各种冰上体育活动的统称。 到了明朝,人们还会将椅子或草席放在木板上,做成一种“冰床”,两三个人坐上去,让前面的人在冰上飞快地拖动,像旋风一样在冰上飞腾。
再到明朝天启五年,努尔哈赤在浑河上举办了一场冬季运动会,主要项目是跑冰鞋。这种冰鞋最早由兽皮制成,鞋底有冰刀。其他项目还有冰球、冰上武术、冰上射箭等。这场运动会上还有一项叫作“双飞舞”的运动——两个人在冰上翩然起舞,演绎各种舞姿,可看作是中国古代的花样滑冰。冬季运动进入清代,更是获得了主流地位。据史料记载,每年冬天,清廷都会从全国各地选出上千名“善走冰”的人进宫训练,从冬至到“三九”天,他们都会在太液池上为皇帝、后妃和大臣们演出。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冰嬉活动不仅是皇室的消遣娱乐,也早早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
到了现代,我们提到冰雪运动,肯定绕不开一个城市,那就是“冰城”哈尔滨。作者告诉我们,哈尔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冰雪体育运动的摇篮。20世纪初,俄侨在哈尔滨成立了滑冰协会,并开始举办小型的滑冰比赛。而中国最早的人工滑冰场也诞生在这里。1910年,哈尔滨修建了两座冬季可以人工制冰、浇冰场的体育场,设有跑道和花样滑冰场地,并且采取商业运营的模式,有偿对外开放。有趣的是,在新年的滑冰晚会上,人们还会穿着古装,或是戴着假面,进行各种各样的冰上表演。平时,人们不仅开展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的活动,甚至还组队打冰球。你看,中国的冰上运动进入现代以来,已经渐渐融入了大众的生活。
好,现在我们大致了解了冰雪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史。那么,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参与冬奥会的呢?
作者告诉我们,虽然新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赛是1980年的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但实际上,我们早在1928年就与冬奥会有过初次接触了。当时,中国业余运动联合会,也就是后来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已经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1928年,阿姆斯特丹夏季奥运会向我们发出邀请,但由于路途太遥远,所以我们只派出丹麦公使罗忠贻和名誉干事宋如海前往观摩。
宋如海也是接触冬奥会的中国第一人。1928年第二届冬奥会在瑞士圣莫里茨举行,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新闻稿,发在了国内报纸《申报》上,后来,他将这些报道集结出版成书,其中包含了奥林匹克起源、项目和规则等,还有他在圣莫里茨冬奥会发回的冬季运动的照片、介绍,包括滑雪和花样滑冰比赛等等。有意思的是,他将这本书取名为《我能比呀》(吾能比耶),也就是“奥林匹亚”的谐音。不过我觉得,他在想出这个名字的时候,一定也期待着中国人在国际奥林匹克赛场上与世界同场竞技的那一天。
但可惜的是,宋如海报道冬奥会的事迹被埋入了尘埃里,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人在浙江的一所大学图书馆里发现相关史料,这才知晓了中国冬奥报道第一人的历史。本书作者沿用了史料发现者的说法,感叹道:“没有金牌,著作只是摇旗呐喊为人作嫁,或落到尘封湮没的命运。”
这说得不无道理,因为当时的中国离在冬奥会上夺得金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980年,新中国的冰雪运动迎来了里程碑的时刻。在美国主办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中国首次派出28名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冬季两项共3个大项18个小项的比赛。但作者遗憾地说,当时的国内冰雪运动竞技水平与世界顶尖选手还有不小的差距,就连获得奖牌都是很奢望的事情,更别说冲击金牌了。
但我们并没有放弃,有困难,我们克服就好了。在首次参赛之后,我国的冰雪运动不断取得突破,终于在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获得第一枚冬奥奖牌,又在十年后2002年的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获得首枚冬奥金牌。可能这听起来没什么,但实际上,在短短二十年内,从落后到世界第一,其中的奋斗与艰辛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在接下来的第三部分,我也会介绍一位我国标志性的冬奥人。
可能你也知道,要超越那些常年生活在严寒环境中,几乎一出生就会滑雪的北欧人,简直就像个遥远的梦想。如果没有一代代冬奥人的努力奋斗,我们是无法站上冬奥会领奖台的,更不可能成功申办冬奥会。就像发现宋如海的那位学者所说,没有金牌,我们或许很难建立民族的冰雪自信。金牌虽不代表一切,但的确昭示了华夏民族冰雪传统的回归与复兴。
近年来,我国的冰雪运动员已经昂首挺胸地走在各届冬奥会赛场上,为国家赢得越来越多的荣誉和尊重。他们将成为先行者,带领我国的冰雪文化走向世界。
第三部分
好,说完了冬奥会与我们的渊源。接下来的这一部分,我们再来聊聊历届冬奥会中的标志性人物。为什么说他们是标志性的呢?因为他们分别体现了冬季运动的三个关键词:传承、超越和勇气。
首先是传承。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上,美国运动员吉姆·谢亚获得了钢架雪车的男子冠军。钢架雪车又称卧式雪橇,起源于18世纪末的瑞士,要求运动员俯卧在雪橇上,借助起滑的惯性快速滑过冰道。冠军谢亚出身于一个奥运世家,祖父曾代表美国在1932年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获得速滑两项的金牌,父亲也在1964年的因斯布鲁克冬奥会上参加了越野滑雪比赛。作者说,谢亚家族是第一个三代人参加冬奥会的美国家庭。他们也一直延续着家族奥运冠军的传统,刻苦训练,追求卓越。
这种家族传承的体育精神为吉姆·谢亚带来强大的力量。他的祖父在冬奥会开幕前刚刚去世,比赛前,吉姆将祖父的照片放进头盔中。那一天,在祖父的精神庇佑下,他成为奥运冠军。后来,吉姆与他的家人一同创建了基金会,用于资助和发展跳台滑雪、滑冰和钢架雪车这些相对冷门的项目,培养下一代冰雪人才。他们将继续把奥运家族的精神传承下去。
第二个关键词是超越。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加拿大运动员亚历山大·比洛多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上夺得金牌。这是加拿大人第一次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作者在书中写道,当时约有22000人观看了比洛多的颁奖仪式,加拿大人都疯狂地庆祝这场胜利,把比洛多视为民族英雄。
而比洛多的英雄,却是他的哥哥弗雷德里克。哥哥小时候被诊断为脑瘫,医生认定他到12岁就不能走路了。但哥哥不甘命运的摆布,坚持训练,到29岁仍然能够行走,甚至可以滑雪。2014年,比洛多带着哥哥来到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赛场,在他成功卫冕冠军后,比洛多把金牌挂在了哥哥脖子上。哥哥这种超越自我,顽强对抗病魔的精神影响了他,让他也不断地超越自己,成为自由滑雪之王。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勇气。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中国选手叶乔波在女子速度滑冰500米比赛中,以40秒51的成绩获得亚军,又在1000米速滑比赛中取得第二枚银牌,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冬奥会上取得奖牌。叶乔波出生于吉林长春,12岁入选八一速滑队,17岁就荣获全国青年赛全能冠军。在来到阿尔贝维尔之前,叶乔波横扫了世界杯各站比赛,成为中国拿到“金冰刀奖”的第一人。但长年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损伤,她的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都断裂了,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
可想而知,这会给她带来多大的痛苦。然而她却忍着这样的伤病,坚持参赛,最终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零”的突破。作者感叹,如果用十六个字概括叶乔波的冬奥会,那就是“两次参赛,两银一铜,八块碎骨,一张轮椅。” 参赛回国后,叶乔波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她依然不放弃,最终在1993年的世锦赛上,夺得三枚金牌,并成为女子全能世界冠军。即使叶乔波在赛后被伤病缠绕,但她说:“在我成长过程中,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日后诸多的荣誉和成绩,不计自得利益,但求回报社会,心底才舒坦,人生才快乐。”
这些人中最无可替代的是她的父亲。在叶乔波小的时候,她的父亲会细致地将她和队友的分段成绩、优缺点记录下来,一一为她分析,在成长路上给了她很大的关怀与勇气。而她也不负众望,成为冰场上最努力的那个选手——她说,别人要练习100次的动作,她会做200次;教练要求做500次的时候,她会做1000次。她坚信只要自己比别人练得多、练得苦,就一定能拿到好成绩。
这是第一代冰雪人的情怀。正是叶乔波的执着与勇气激励了一代代的后来者,从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到年轻的世锦赛冠军谷爱凌,这种精神让他们不畏伤痛、克服困难,坚持在冰雪运动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当然了,冬奥会中的明星运动员还有很多,期待你自己去发现。欢迎在留言区与大家分享你最喜爱的冬奥明星。
结语
好,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我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
冰雪运动的前身都是功能性的滑行行为,而滑行的功能又主要分为狩猎、军事和交通三种;时间来到现代,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在顾拜旦先生的倡议下于法国夏蒙尼开办,获得巨大成功。而我国的新疆阿勒泰是世界上最早的滑雪地之一,冰雪运动也贯穿华夏民族的历史,融入我们的基因。
我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是在1980年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而第一次获得金牌是在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
在历届冬奥会中,不断涌现超越自我、与不可能对抗的勇士,还有更重要的是,贯穿始终的坚持、探索与协作的人类精神力量,也正是这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力,激励着人类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如果说,冬季运动代表着人类在极寒自然条件下努力生存的勇气与智慧,那么冬奥会的精神则是对抗寒冷、对抗重力、对抗时间,用这三重对抗超越极限。
作者提醒我们,只有重获冰雪自信的国家才有资格主办冬奥会。在申办北京冬奥会之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为优势项目的冰雪运动格局,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代代冰雪人的努力。到现在,奥林匹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早在2008年,中国就举办了本土第一场夏季奥运会,而从2018年到现在的短短四年间,亚洲迎来了平昌冬奥会、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三届体育盛事。奥林匹克精神不再以欧洲为中心,而是开始融合东亚文化,这将进一步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我看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是我国冬季运动的重要转折点,而且还是一个完美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冰雪文化。如果你还没有机会尝试其中任何一种,请从现在开始,走出门,感受冬季运动为你带来的激情与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