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乐理基础
1.1 乐音常识
1.1.1 键盘
钢琴键盘上,88个琴键,白键均等排列,黑键则是两个、三个交替排列,如下:
1.1.2 乐音
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音”;半音与半音相加,叫做“全音”。
钢琴键盘上,相邻两个键构成半音,隔开的两个键构成全音,全音、半音关系如下:
1.1.3 音名
钢琴上有88个高低不同的音,但这些音的名称,基本上只有7个,它们在键盘上的位置是:
1.1.4 唱名
音的名称,除了字母名(音名)之外,还有唱名,它们在键上的位置是:
1.1.5 音组
53个白键,在相应的位置上循环重复使用7个名称,于是产生了许多重名的音。
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于是就有了音的分组,这就是“音组”。
中央的一组,叫“小字一组”,其标记是在小写字母的右上方加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
以此类推,详细分组可参见“钢琴标准键盘图”。
1.1.6 中央C
小字一组的C即为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的最中央,是乐音体系中97个音的第49个。
固定唱名为do,音名为c1。
1.2 五线谱
1.2.1 线
五线谱的五条线,由低到高,如下:
1.2.2 间
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由低到高,如:
1.2.3 音符
表示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表示音的停止的符号,叫做“休止符”。
音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符头、符干和符尾。
符头有空心的和实心的两种,符干可以向上或向下,向上时符干写在符头的右边;向下时符干写在符头的左边,符尾则永远记在符干的右边并向符头方向弯曲。
1.2.4 加线
五线谱上,音的高低是根据音符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而定的,越高音越高,越低音越低。
为了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下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就叫做“加线”。
1.2.5 高音谱号
也叫G谱号。
记在五线谱的某一线上,这条线上的音就等于g1。
1.2.6 低音谱号
也叫F谱号。
记在五线谱的某一线上,这条线上的音就等于f。
1.2.7 大谱表、小节线、终止线
钢琴所使用的是包含两行五线谱的大谱表,上面一行一般用来记录右手弹奏的音乐,下面一行则是左手。
乐谱用小节线划分出若干小节。
终止线表示乐曲的结束。
2. 钢琴练习
2.1 起步常识
2.1.1 指法标记
在钢琴谱中,通常用数字来标记指法,指法用来表示该音符用哪个手指弹。
2.1.2 姿势
坐时,身体的重心要依靠臀部和脚尖支撑,一般来说,弹奏者只应坐到凳子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不要把座位都坐满,或把身子靠在椅背上;上身直立,腰不要塌陷,这样弹奏者可以从腰或者更下一些部位用上力量,上身略向前倾,使重心略靠前,便于将力量向前传送至手指。
坐的姿势以自然、端正,有利于弹奏为原则,不要僵硬、紧张或过于松懈。
座位的高低,要根据弹奏者的高矮来决定,原则是肘、前臂、手与键盘保持一个相同的水平高度或略高于键盘。
座位的远近,也要视弹奏者的胳膊的长短来决定,要使在弹奏时,胳膊可以自如的移动。
脚的位置,一般可以放在踏板附近,这个位置比较适合于演奏,也有利于使用踏板。
一个小小的技巧:
坐在钢琴前,将两臂在自然放松的情况下向前伸,两手握在一起,使两臂形成一个椭圆形,轻轻放下,如果正好落在白键上,这个座位的远近就是比较合适的拉。
2.1.3 手型
弹钢琴要求手放松,自如的呈半圆形,手指略向里弯曲。
试着先轻轻握拳,然后慢慢放开,直至手形成一个半圆状,这就是演奏钢琴的基本手型,过于平直和过于勾曲都会造成紧张。
弹钢琴的手型,是几百年来人们经验的总结,有其科学性,在学习中要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学习过程中如果手型过于固定、死板,也会产生另一种偏向。
特别是当学习到一定程度,演奏不同时代,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和不同性质的乐曲时,由于音色的不同需要,弹奏时要有不同的指触感,那么对手型的要求也必然更自由,但不管怎样,即使是一个成熟的钢琴家,他们的演奏也必然有一个基本的手型。
有一个好的手型,关键是指掌关节与第一、五指指关节的站立。
手腕与黑键键面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高度,掌关节战好并略突起,使手掌成拱形。
保持手型,主要靠大指和小指的支撑,这两个手指的形状和位置不同于其它手指,大指短而粗,小指细而小,它们都位于手掌的外侧,容易躺着触键,致使手型七扭八歪,如果它们能支撑站立好,那么基本手型也就容易保持。
手指的第一关节即指关节,从一开始就要训练站立的能力,要自然的站好,不能让关节塌进去,第一关节站不好,想弹出集中,结实和有变化的声音是根本不可能的。
2.2 弹奏练习
2.2.1 练习曲
2.2.2 欢乐颂
赏析: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字)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亦曾被用作罗德西亚1974-1979年国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的旋律。
2.2.3 铃儿响叮当
赏析:
1857年,美国波士顿假日学校的学生在教堂有一场感恩节演出,学生们请邻居皮尔彭特写了一首新歌,轻快的旋律让孩子们马上就学会了,这首名为"One Horse Open Sleigh"的歌一经演唱就引起了轰动,并很快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圣诞歌曲。两年后,这首歌再度公开发表,正式命名为Jingle Bells(The One Horse Open Sleigh)。
参考360百科-铃儿响叮当(1859年詹姆斯·罗德·皮尔彭特创作歌曲)
以上内容:
曲谱参照课程由个人使用MuseScore软件制作而成。
文字内容结合课程知识点,参考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及网络资源整理而成。
借此学习记录,希望督促自己好好练琴的同时,也同更多的朋友分享,一起进步。
如有错误,恳请指正;转载请注明出处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