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的方式和避讳
晋国的师服强调了名字的重要性,即“名以制义”——要合乎常礼,要有意义,这样才能让人生按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不至于因为名字影响运势。
鲁国的申繻则论述了取名的五种方式,即有信,有义,有像,有假,有类。详而说之就是,用出生的某一种情况来命名是信,用祥瑞的字眼来命名是义,用相类似的字眼来命名是像,假借某种事物的名称来命名是假,借用和父亲有关的字眼来命名是类。
事情发生在鲁桓公六年。《左传•桓公六年》记载:九月丁卯,鲁桓公生了儿子。于是和夫人文姜以及同宗妇人商量为孩子取名,并向申繻询问。申繻就回答了上面的话。并进一步强调说,取名不能用国名,不能用官名,不能用山川名,不能疾病名,不能用牲畜名,不能用器物礼品名。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周朝人用避讳来奉事神明,用了上面那些来命名,在死了以后就要避讳。所以,用国名命名,就会废除人命,用官名命名就会改变官称,用山川命名就会改变山川的神名,用牲畜命名就会废除祭祀,用器物礼品命名就会废除礼仪。
申繻还举例说:晋国因为僖公而废除了司徒之官,宋国因为武公而废除了司空之官名,鲁国因为先君献公和武公而废除了具山和敖山两个山的名字,所以大事物不可以用来命名。
桓公听了以后说:好!这孩子的出生,和我同在一个干支,就给他起名叫同吧。
这应该是比较早的关于起名方式和避讳的论述。考察一下古人的起名,大多也都遵循了这一原则。
比如孔子,孔老夫子出生在曲阜附近的尼丘山,故尔取名为丘,字仲尼。这应该就是假借某种事物的名称来命名。和孔子同时代的老子,因出生时耳朵比较大,于是就取名为李耳,又名老聃,聃也是耳朵大而长的意思。这其实就是用出生的某一种情况来命名。用祥瑞的字眼来命名的也很多。像郑国的公子兰,也就是后来的郑穆公。他的出生还带有传奇色彩。公子兰的母亲叫燕姞,是郑文公的贱妾。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到天帝把一枝兰花给了她,并说“我是你的先祖伯修,把这枝蓝花给你当儿子,兰有国香。”于是燕姞把梦告诉了郑文公。郑文公临幸了她,结果生了个儿子,于是就给儿子取名叫兰。还有鲁桓公的小儿子季友,因出生时手掌中天生有一“友”字,遂以为名。
古代因为重要人物而被避讳的字眼就更多了。比如刘邦,就因为他的名讳,后世很多文献书籍就将邦字改成了国。还有汉文帝刘恒,为了避讳他的名字,连《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都改成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现在很多做父母的,由于重视不够,或者是文化所限,往往在给孩子取名时不大讲究。这实际上是对孩子很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