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片就像是不同世界交融时产生的一个“冲突”,而发生在个人之间的玩笑,称其为喜剧是不太恰当的,影片《于洛先生的假期》就是不同世界中的一个典型,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同到这里度假的人有交集,但更多的是造成混乱,他总是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影片中的喜剧片段远没有卓别林那般连续和猛烈,反而需要安静而缓慢的体会才能品味出其喜剧的效果。
影片作为法国喜剧大师雅克·塔蒂的杰作,在当时法国喜剧片发展偏于人物个性鲜明,冲突显而易见的情形下,影片中心人物于洛先生,并没有突出其本身的自我意识,反而有些胆怯,让人不可捉摸,而这种状态似乎成了混乱的缘由,他笨拙的体态和不让人讨喜的动作反而成了我们的笑点。
导演塔蒂在影片中构建了几个不同的世界,在影片开头,人们夹带着行李赶赴火车,可以想象这是当上班的日子告一段落之后,将要奔向另一个地方,而于洛就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只是在其他人开车去往度假之地的路上,他的那辆破车,晃悠悠地跟在其余车队的后面,偶尔还出些毛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中的画面虽然显得有些苍白,但也能从中体验到其米白色的美感,即使少了一些色彩的点缀,其足够丰富的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足,更能引人发笑,比需要动脑更直接,也更有效,于洛先生奇怪的走路姿态,与其他人明显区分,他所到之处总是把事情弄得一片“混乱”,他自己则毫无察觉。
这部影片的喜剧之处远不止于洛先生滑稽的动作,还有那些明显的声音让人无法忽视,人们总是按时吃饭,在旅店老板的铃铛响起时,人们便匆匆赶来,进门时那个低沉而又响亮的门铃声彰显着一种秩序,人们的古板,从相互问好,就座,表现得很有礼貌,就像是上了发条的玩具一般跳动。即使在沙滩上人们的乐趣也尽显枯燥无味,于洛的出现如同他屋里唱片机中流淌出欢快的乐曲,当宾客们与于洛先生的世界交融时,既富有喜剧效果,也具有讽刺意味。
影片中还可以看到导演的刻意安排,在于洛先生的狂欢之夜里,在他那辆破车于夜晚满载宾客而归时,还有因他而起的那次人们的争吵声中,镜头下屋中夜晚的灯交替上场,这个假期都因他的到来显得极富有乐趣,他的不守时,不按时吃饭,偶然造成的混乱,还有滑稽的网球打法,车子总出现问题等等,总之,在他的世界中没有什么固定的秩序,他的世界与宾客们所在的世界不同,但相互交织,因此也成为本片中的亮点。
在影片最后这样的动作和声音到达了顶点,他将沙滩上一间小屋里的烟火全部引燃,响彻夜空的爆竹声吵醒了宾客们,以为到了白天,纷纷起床,按部就班做着白天该做的事情。于洛先生的行为后果在他最后告别时显现了出来,只有几个悄悄的来向他道别。其余人都对他视而不见,这些来向他道别的人是懂得假期中的乐趣的,他们表现得想要参与于洛的活动,但终究只是远远的瞄上几眼,或者偷偷寻找于洛先生的影子,他们相信,在他那里一定上演着十分有趣的事情。
于洛先生的不同在于,他有着自己的世界,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带去的麻烦,却为旁观者的我们带来了乐趣,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反差所带来的欢乐,人们的古板就显得那么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