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一份工作离开,终于得闲停下来总结和回顾从这份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什么以疲惫告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也许这一切都是职场修炼不够。
近期阅读《人生只有一件事》深受启发,似乎也找到了根源,原来越来越疲惫,越来越累,是自己造成的。是因为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事,而不是关注人。
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累,我想是从怕麻烦开始。当同事发过来求助信号,希望能够协助帮忙把文件盖一个章;当领导安排一个供应商入库表格,下属以忙不过来为由,让你自己填开始。当部门同事提出协助盖章,正确的做法是告诉他这个事情应该由哪个部门处理,应该找谁对接。接下来他说已经找过了,对方回应不是她的事情,你能不能帮帮忙,时间紧急,甲方催着要。本着解决问题为先,快速处理了。可是找了一次就会有下一次,一个人知道找你可以解决这个事情,很快另外一个人也会知道,无穷无尽。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时间就是被这些事情慢慢的消耗殆尽。
因为关注的焦点是在事上面,如果把关注点放在人上,正确的办法就是找到那个应该解决这件事的人,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得罪人。如果今天不处理,明天被这件事情所累的就是你,只有直面去解决人的问题才能解决事的问题。
如果他不处理仅仅是因为不想做,觉得麻烦,那么应该重申岗位职责,每个人应该担起和做好自己岗位职责内规定的工作。如果是能力不足,那就要考虑他如果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是否继续留用。只有直面问题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而通过其他部门帮忙处理,慢慢的部门之间就会相互推诿,最终的结局就是累死那个愿意去接去处理这些事情的部门。
对人的关注也体现在对本部门同事、其他部门同事。
对于本部门出现遇到问题下属就想甩出去给领导的做法,领导不应该就接下来,而是要去锻炼他,首先与他一起分析,对于遇到的这件事难点在哪里,然后分析可能在哪些地方会遇到困难,对于遇到的困难的解决办法是哪一二三四点,这样下属就会心里比较有底。同时也要树立遇到困难和问题不可怕,有你在后面协助他,同时也会教她,这样就会解决他的顾虑,遇到困难和问题也会比较有底气的去解决。
而因为怕麻烦,所以当下属把球踢回来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懒得去讲、去教了,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自己做,可是不去教第一下属得不到锻炼,第二你的时间也会被这些事情分散,无法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这样就本末倒置了。当下属感受不到你在用心教她,而她也得不到成长,久而久之,就会萌生理智的念头,一旦有这个想法就会影响工作积极性,得不到舒缓的话,最终只能通过离职来调整。
因为关注事,因为怕麻烦,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对于领导而言没有带出强悍的下属,也会有挫败感,慢慢的上升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下属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离职中迷失。
我们处理的很多事情看似与自己无关,但是最终都会反过来影响自己,把关注点从关注事转移到关注人,只要搞定了人,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找到合适的人,用心带,去促成她不断的去攀登职业高峰,去成全她,这样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