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决策的非理性

决策的非理性

前景理论(参考点理论)

前景理论最著名的观点是,决策依赖于参考点。

盈利和亏损得看参考点!参考点依赖”

什么意思呢?假设你的办公室是恒温的,你对温度没什么感觉,但秋天当你走出办公室的时候,一阵风吹过,你会觉得有点冷。办公室的温度就是参考点。但是在外面呆一段时间之后,你是不是对温度又没什么感觉了?这个时候,户外的温度就成了参考点。

比如,商场在促销时,一件3千元的衣服,如果原价出售,就不如以3万元原价、现在1折出售销售得好。原价是顾客决策的参考点,1折让人感觉便宜。

人的决策很多时候关心的是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

很多时候不同参考点影响不同结论。

投资中如果根据自己是否亏损作为参考点必然非理性决策。

最好方法,决策面向未来,而不是过去,应该思考这项决策未来是否获利是否正确,而不是考虑现在自己是否亏钱。

牛市熊市风险偏好不一样?

投资者在面对盈利和亏损时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

牛市在盈利的时候,人会风险厌恶,所以,你不愿意冒险,选择“落袋为安”;但是亏损的时候,人不喜欢接受确定性的损失,所以,总是想要搏一把,于是你一直在等待。

核心是损失厌恶。损失厌恶让你不想把亏损变成既成事实,风险偏好又让你想要搏一把,就这样,在熊市里,你越亏越狠,越狠又继续亏,最后赔得一塌糊涂。

一方面,损失厌恶的心理会使投资者尽量避免做出让自己损失的决定。

另一方面,损失厌恶的心理会使投资者在发生损失时,难以止损。

正确的投资应该“往前看”,看未来,根据预期做决策。预期将上涨,则买入或持有;预期将下跌,则应立即止损。

错判概率导致的决策偏差

大多数情况下自己估计的概率是错误的,根据错误概率的决定自然也是错误的了。

在低概率区域,投资者会被极端损益所吸引,在心目中放大低概率;

在高概率区又会产生“失去才最美”效应,在心目中忽视大概率事件。

还有两种,直接漠视或者直接把概率生成1.

例如:你可能觉得这个项目十拿九稳,可以投了。实际上,当90%乘6次以后,概率已经不足50%,即这个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你错在哪里了呢?错在你把高概率事件的概率高估,直接升为1。1乘6次还是1,所以你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正确决策要考虑明白真实概率,而不是自己预估的概率。

90%的成功率,连续发生10次的概率也是非常低。

低概率事件收益在高意义不大,买彩票收益非常高,但是概率太低可以直接无视了。

狭隘框架

很多人喜欢看自选股,这个涨了那个跌了。频繁计算自己的资产,这个月亏损了还是盈利了。

每次查看都是影响了自己的决策。

理性决策应该是分散投资,分散投资结果必然有的上涨有的下跌,长期而言都是上涨。

频繁查看自选股都会看到自己有股票下跌了,引发恐惧,影响决策。

频繁请点资产也是一样问题,当前盈亏影响未来决策。你的盈亏不会影响市场,但是会影响你的决策让你的决策走形。

盈利了激进的投资,亏损就选择保守的投资。

好的投资应该分析市场情况,根据市场判断如何投资,而不是自己的盈亏。

心理账户理论

人的决策取决于心理账户,而非真实账户。

投资者会将资金分为不同用途,为其建立各个心理账户,并对不同的心理账户采用不同的风险态度。这样的投资决策有约束自己消费的作用,但并不是最优组合。

简单而言,你丢了晚餐的20元非常生气,但是投资亏损了200元你却感觉没关系。你的钱分了很多账号。

生活中如果想增加学习投资最简单方案,分配一个学习资金账户,每月分配1000元,这样没事买书买课程感觉账户钱还多。

我得看你怎么选

大经济学家凯恩斯的“选美博弈”理论,它说的是在一场选美比赛中,很多美人依次出来展示。你作为观众一员,需要票选出一人。如果你选的这个人获得了最多的选票,成为选美皇后,那你就会得到最多的奖金。
请问,你会选你认为最美的那个人吗?
不会,因为你的目的是赢得这场比赛,所以你会把票投给那个你认为,别人心目中那个最美的人。而别人也不会把票投给那个自己认为最美的人,而是会把票投给他们觉得,别人心目中那个最美的人。
所以,当你做选择的时候,你其实是在猜别人,这就是选美博弈。

*选美博弈”:说明投资的核心,大家认为好的才是好的,众口铄金了

金融投资其实就是在猜别人。你认为别人是怎么想的,比你是怎么想的,更重要。

你应该把钱用来买那个你认为,别人觉得最好的股票。

当你觉得大多数人都觉得它会上涨时,你就应该买入。

你怎么看市场,其实并不重要;你觉得其他人怎么看的,这才重要。所以,多花时间研究心理学,与你花时间研究投资对象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