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太监这个行业,成功的并不少,几乎各朝各代都会出现这么几个人,如果不折腾一下,出来露一露脸,都算愧对太监这一身份。明朝的太监最为出众,时不时露露脸,比较出众的几个大概是三宝太监、王振、刘瑾、魏忠贤,除了三宝太监之外,其他三个都是大权在握的坏太监,明朝的江山几乎就是在他们手中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如果说谁最坑,那就是王振了,坑害国家,坑害百姓,最后不仅把皇上给坑了,还坑害了十几万的将士,几十位大臣,这样的太监恐怕历史上绝无仅有了吧。
王振是在永乐年间进入皇宫为宦官的,宣宗时进入内书堂学习,在一堆太监之中,读过几年圣贤书的王振算是鹤立鸡群,加上宣宗又很喜欢他,就把他派到东宫,侍奉皇太子,就是后来的明英宗。英宗登基后,王振还不敢太过放肆,因为除了太皇太后张氏,内阁三杨为主的五位顾命大臣也在压制着他。过了几年,太皇太后张氏病死,五位顾命大臣也都老的老,死的死,王振独揽大权的时机也到了,凭借明英宗朱祁镇的宠信,王振轻而易举的掌握了大明王朝的政权。
一日王振看到宫门口开国皇帝朱元璋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铁碑,下令搬去,第二天上朝大臣们发现开国皇帝的手书没有了,集体保持沉默,可见王振的权势达到很高的地步,也为后来坑皇帝埋下了基础。
明英宗因为从小就把王振当做自己的老师,对他十分的信赖,几乎是言听计从。1449年瓦剌进攻,王振一看机会到了,也想风光一把,打一个打胜仗,于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并用成祖五次远征的事劝说,英宗也渴望像成祖一样建功立业,就和王振一同奔赴前线,可惜王振对军事一窍不通,给瓦剌一个大败明军的机会,在土木堡英宗被俘,明朝死伤十几万人,而一心怂恿英宗亲征的王先生士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