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本课主要通过举例讲了故事核心——紧抓一个故事核,避免四个写作常规错误。
故事核指的是故事的主题。
我们写故事的时候,要紧扣主题写,而不能脱离主题。
四个写作常规错误。
第一个:事实不代表故事,要通过创作把事实变成故事。
我们有时候会以为,把事实叙述出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但现实生活中,狗血的事情比故事还要离谱,但那确实是事实。
单纯把狗血的事实叙述出来,我们会觉得故事不合理,感觉把真实的故事写成了假的故事。
我们想要把故事写得合理,单纯还原故事还不行,要把通过创作把故事变得合理。
举例: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杀害一个小孩,原因是与小孩的姥爷有仇。此时,小孩的姥爷已过世,但老人竟因为几十年前的仇,把小孩杀害了。
这是事实,但是常人会觉得不合理。
要把这个事实写成合理的故事,就要解释七十年前的恩怨,这个恩怨还不能小。
要剖析根源,为什么那么多年了,仇恨还是放不下?
是什么刺激了老人要把仇恨报复在一个小孩身上?
除了非虚构写作,要百分之九十九的还原性,才可以把故事写得没有前因后果。
第二个:故事逻辑不合理,要通过创作,把故事变合理。
有些小说,原本设定不合理,但通过你的创作之后,使情节的发展变得合理,让读者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故事。
举例:
①写一个霸道总裁爱上灰姑娘的故事,一定要写清楚总裁为什么会爱上这个灰姑娘。
总裁小时候跟灰姑娘是邻居,两个人总是形影不离在一起玩耍,总裁被欺负,灰姑娘就帮总裁打架。总裁的家庭发生了变故,很伤心,灰姑娘就默默陪着总裁,安慰总裁。
有一天,总裁因故离开了村里,两人再没有联系过。
后来,两个人都长大了,总裁认出了灰姑娘,但灰姑娘没有认出总裁。
②一个品行端正的人,突然变成恶魔的故事。
这个人为什么会变坏,前面一定要有铺垫,让读者知道这个人被黑化的原因。
第三个:没有细节描写,要有适当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包括环境、心理、动作、对话、神态等,我们要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还原当时的场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举例:一对夫妻吵架的故事。
一对夫妻因为一些家庭琐事争吵,妻子因为说了一句婆婆的不是,丈夫不能容忍别人说他的母亲,就开始对着妻子咆哮,说妻子是神经病。
妻子因为丈夫的咆哮十分生气,大声质问丈夫,在他丈夫的眼里她算什么,并把手机扔向了丈夫,丈夫的额头流血了。
这时,丈夫可能会有两种反应。
①丈夫看到哭得梨花带雨的妻子,心软了,主动道歉和好。
妻子看到丈夫额头的血,也心软了,想到了丈夫对她的好,也心软了,两人和好了。
②丈夫看到妻子向她扔手机,他也把手中的手机扔向妻子,但没有扔到妻子身上。
妻子看到愤怒的丈夫,感到非常绝望,转身就离家出走。
妻子穿着单薄的衣服,露脚的拖鞋,走在冰冷的大街上,却一定也感觉不到冷。心里不停地想着,七年的感情到底换来了什么?
当年嫁给他的时候没有彩礼、没有车、没有房,却觉得很快乐。
现在,有了车、走了房,却再也没有快乐,只有无休止的争吵。
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第四个:没有情感,要注入情感。
我们写故事,要把自己的情感代入进去,真实的去表达,不用刻意渲染,适当的隐忍和收敛,反而更让人动容。
比如:余华的作品《活着》真诚的叙述,冷眼旁观似的写法,冷静的描述是最高级的写法。
感悟:
平时写文,经常出现主题不明确,情节跳脱,铺垫不到位,细节描写不到位。
践行计划:
写文要紧扣主题,要有意识刻意训练紧扣主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