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周的陪伴,关键词是:爱的表达,儿大避母,规划先行。男孩子可能都是先天直男思维,想跟妈咪聊天居然是一遍遍的让妈咪陪同做数学题,甚至是高难度的数学题,不知道其实仅仅是需要妈咪一段陪伴的时光;儿大避母是当孩子一年年长大了,终究需要在生活方面找一个榜样,从那个人身上去学习怎样去适应社会生活;规划先行,孩子准备期末考试其实就是一次项目管理思维的锻炼,制定目标,制定执行步骤,然后执行,反思,改进,重要的是思维。
画面一
这一周,西瓜看完了二年级马小跳。每晚,我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之后,他总是非常不识趣的列出几道奥数题来考我。刚开始,我还能基于伟大的母爱,赋予强大的意义,努力完成这些题目。周五晚,我刚冲完凉,看着他又忙不迭的准备出题给我做。
“瓜,你是不是很爱妈咪吖?”
他有点害羞的点点头。
“你是不是每天等妈咪回来都很想跟妈咪聊一小会?”
他又点点头。
“你表达对妈咪的喜欢,想跟妈咪聊天,除了让妈咪做题之外,还有很多的方式方法的。”
"比如可以聊天呀"
“好的,那咱们好好聊一下?回来之后,你有没有喝酸奶”
“有呀,还吃了包子”
......
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他也就不再追着要我做数学题了。
还是决定等状态好的时候,再一起做题,在自己疲倦的时候,尽量能够放松自己就会更好。
画面二
周末,西瓜的阿姨请假回乡下喝喜酒,西瓜不敢一个人睡,我也一直给他洗脑,说男孩子长大了就要多点跟爸爸在一起,睡觉也是跟爸爸睡。然后,他就悄无声息去他爸爸的房间。在他爸爸的房间呆了很久,也不说什么,就是一会弄下被子,一会弄下书。差不多半个多小时,他爸终于忍不住了。
问他:你是打算跟我睡吗?
“我不跟你睡,我还能跟谁睡?”西瓜幽怨的眼神望着他爸。
“你可以跟妈咪睡吖”
“妈咪说,我长大了,是男孩子,男的要跟男的睡。”
他爸爸没有办法,只能安顿他一起睡。
孩子长大了,确实还是需要有明确的边界的,女大避父,儿大避母,还是需要不断的灌输这样的意识。一个男孩是无法从他的母亲那里学习怎样去做一个男人的。同样,一个女孩也是无法从他的父亲身上去学习怎样做一个女人的。他们终究需要找一个生活的榜样。
画面三
下周二孩子们就要考试了,虽然平时陪伴不多,但总觉得这个周末还是得尽下自己的责任,陪伴一下他们理顺一下复习的思路。这个年龄段,安全靠孩子自己去思考,规划和探索,还是不大现实的,父母还是尽量能够帮下他们,但如果父母完全把考试当作最重要的事,甚至替代和包办,也许就过犹不及。
思考了两天,决定还是仪式感的做一些调整:
一是暂停周五周六连续两个晚上的空手道训练,这样就能够一共腾出四个小时来完成作业和复习;
二是数学基本也不用怎么复习了,只要把老师的作业完成就差不多了;
三是英语也是再读两遍,然后把一学期考的所有错题过一遍就可以了;
四是语文内容较多,难度较大,需要针对重点反复熟读和勤写,于是交代他们这两天一共使用10个番茄钟逐项复习;
五是让他们各自畅想期末考可能考得怎样,小b说他自己肯定没有办法三科都考100分的,也好,期待值管理得不错。西瓜说他觉得自己英语和数学可以考100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结果如何,有规划,有落实,总比没有的好。该做的都做了,期待孩子们见证自己努力的成效了。
本周的陪伴,整体感受是充实,愉悦,有品质的。孩子渐渐长大的好处之一,确实可以谈及一些抽象的内容了,比如学习,可以探讨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比如生活,可以交流黑白之间有彩虹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