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铸九、老魏三等湖匪在洪泽湖西兴风作浪时,针对洪泽湖西新的敌我斗争形势,我党也加紧了对苏皖一带党组织和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当时,张劲夫派江世侯等同志来到皖东北,不只因为有盛子瑾提供的这个机遇,更因为皖东北相比其他地区,这里革命形势相对较好。因为自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这里由盱眙红军点燃的革命火种一直就沒有熄灭。
盱眙红军武飞部自西渡洪泽湖以来,一直在洪泽湖西坚持战斗,他们先后配合中央苏区红军经历了数次反围剿,到全面抗战国共达成共同抗日协议时,洪泽湖西武飞部红军不仅没有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数轮围剿中被消灭,反而发展壮大到了四千多人。
在过去的岁月中,苏北地区幸存的共产党人寻找党组织,一是北上徐州去山东,二是上湖西去湘鄂赣。
这时,洪泽湖西泗县(含现在泗洪)、泗阳一带的党组织与苏北党组织已经同属于中共山东分局新组建的中共苏皖边区党委领导。
中共苏皖边区党委是在原属山东省委的中共苏皖特委和原属豫皖苏省委的中共皖东北特委的基础上成立的。
针对当时皖东北和苏北地区抗日形势的发展,中共山东分局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正在把洪泽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放在建立苏皖抗日根据地乃至更大的华中抗日根据地这一盘大棋中来下。
关于苏皖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早在1939年5月,中共中央就制定了“巩固鲁南、向苏北发展”的战略方针。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方针,统筹建立更大的华中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委派原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郭洪涛带队到了山东,重组了中共山东省委,成立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负责管辖山东全境和原属河南省委管辖的苏鲁豫皖边区党的工作。
1938年12月,为了统一领导苏皖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再次改组成立了中共山东分局。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东分局决定组建中国共产党苏皖边区委员会(简称中共苏皖边区党委),统一管理苏北的淮海、盐阜、邳睢铜以及皖东北等地的党组织。
1939年6月,中共苏皖边区党委在中共苏皖特委驻地徐州市邳县(现邳州市)铁佛寺(今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成立,由原山东省淄博特委书记金明同志调任苏皖边区党委书记,原中共苏皖特委书记李浩然任组织部长,陇海南进支队司令员钟辉任军事部长,张彦任宣传部长,邵幼和任社会部长,张震寰任青年部长。
中共苏皖边区党委成立后,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陇海铁路以南、津浦铁路以东、长江以北、黄海以西的广大地区,放手发动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在苏皖地区建立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为了加强对淮属地区和盐阜地区党的领导,经苏皖边区党委书记金明和组织部长李浩然研究决定,派时任中共江苏省徐州铜山县委书记的万众一同志到淮属地区组建中共苏皖边区第三地委,并由万众一任第三地委书记,由原淮属中心县委书记张芳久同志任第三地委副书记。
1939年7月,中共苏皖边区党委撤销了原淮属中心县委,建立了中共苏皖第三地委,万众一等同志不久到任。中共苏皖第三地委下辖淮阴、淮安、涟水、泗阳、盐城、阜宁6个县的党组织。
1939年9月,金明、李浩然同志等中共苏皖边区党委领导同志秘密到达安徽省泗县北张塘镇,他们根据中共山东分局指示,撤销了中共皖东北特委(地下党组织,时任书记杨纯)和中共苏皖特委(中共徐东南特委改称,时任书记邵幼和),共同组建了新的中共苏皖边区党委。
1939年12月初,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原局书记胡服带领刘瑞龙等同志从河南竹沟抵达安徽省定远县藕塘镇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负责统一指导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
中共中央中原局是1938年9月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撤销了长江局后新组建的。在长江局撤销了后,分别设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中共中央中原局。
中共中央南方局由伍豪同志任书记,负责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福建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党组织;中共中央中原局由胡服同志任书记,负责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
中原局书记胡服同志到达苏皖一带指导工作后,他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1939年12月到1940年2月期间,组织苏皖鲁豫和湖北等地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连续召开了三次会议。
在会议上,胡服同志认真分析了当前全国抗战的严峻形势,代表党中央分析了新四军北上和八路军南下把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的重要性,会议决定把苏北地区作为当下发展整个大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发展方向。
为了把我党领导的苏北抗日根据地尽快地建设起来,胡服同志一边安排中原局与山东分局(划归北方局领导)共同管理好苏皖地区党组织,并逐步做好移交和改组工作,一边建议中共中央尽快派遣山东八路军主力一部南下,配合江南新四军陈毅、粟裕部北上,共同开辟我党领导下的苏北抗日根据地。
综观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山东分局(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和中共苏皖边区党委关于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有关决定,建立我党领导的苏北抗日根据地已经刻不容缓,它已经成为建立苏皖抗日根据地以及更大范围的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一项重点工作。
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决定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决定,体现了苏北地区在苏皖抗日根据地乃至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苏北地区已经成了连接苏鲁豫皖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一环,如果苏北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来了,那么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之间连接的通道就打开了,我党领导的大江南北抗日根据地就将在苏北地区连成一片,这对我党领导全国抗战以及保证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生存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到了1940年,综观全国和华中地区的抗战形势,创建苏北根据地和皖东北根据地(后合称为淮北根据地),成为苏皖边区党委及其所领导下的地方武装必须要完成的一项最为迫切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