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宰抓全面,臣抓部分;宰是谋划者,臣是执行者;宰不面对具体事务,臣应深入一线。所以,为臣有别于为宰。孔子曾经评价:“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所以,对于普通的具臣循吏而言,只要有执行力就可以了,如果再有某种特长,就很了不起了。
一、为臣者,必须对君主的事业负责,而不是对君主的情欲负责。“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既然出仕为臣,就是认定君主贤明。君主以礼相待,臣属就应该把掌握的客观事实呈现给君主,帮助君主建功立业。如果君主在一段时间内失礼,臣属应该在适时进谏后,保持缄默。如果君主长期失礼,最好选择默默离开。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既然出仕为臣,就不应该摇尾乞怜,讨好君主本人,致使君主荒废了江山社稷。
二、为臣者,应立身于礼。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为臣者,上有君主大臣,中有同僚,下有百姓,家有亲属。如何处理其中的矛盾冲突?只有一个“礼”字,能立得住脚。否则,就会“劳、葸、乱、绞”。《论语·公治长》记录了孔子的行为举止,如: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可见礼无处不在,值得为臣者,终身学习。
三、为臣者,应牢记本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每个人都守好本分,天下就太平无事。“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不要觉得自己有某方面的特长,就技痒,就显摆。高手在民间,你以为的特长或许会暴露出自己的缺点。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原思视金钱如粪土,孔子却坚持让他领取俸禄。这是因为,世俗世界需要每个人都讲本分,而不是少数人做奉献。
四、为臣者,要处理好几个先后关系。“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在邦君面前,不要讲条件待遇,而要把事业做好。“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群众不看领导怎么说,而看领导怎么做。说话多了,就是授人以柄。所以,为臣者要先做后说,甚至做了也不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在困难面前,要敢于挑头组织大家一起面对;在利益面前,要按规矩分配,最后领取自己的一份。“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工作面前,群众如果疑惑,那就要教育群众。“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量对事不对人,改正错误就好,不要揪住不放。
五、为臣者,要坚持事上练,不断提升个人修养。看花容易绣花难。“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以周公之才,仍“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以待天下之士。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要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出仕也正是修身的最好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