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蕴,即事物的内容或含义。
华夏意韵,仙风道骨。歌德的“意蕴说”把艺术作品分为三个因素:材料、意蕴、形式;意蕴即人在素材中所见到的意义。
一般把前两个因素合称为“内容”。而作品的形式可能是诗歌、书画、文章等。
曾经看过齐白石的一幅画,一张纸从上到下什么都没有,只在这张纸离底部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画了一片秋天的叶子,叶子上面趴着一只蝉,头朝下。
他在叶子旁写了两句诗:“鸣蝉抱秋叶,及地有余声。”绝了。
这只蝉快掉地上了,都还有声音。你看上面的白纸有多长,蝉鸣的声音就多长。所以这幅画是一幅有声音的画。
这就是齐白石。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讲究“藏”——“藏意蕴”。
作家冯骥才说,最好的小说就像“桃”,每个人都可以吃这个桃,不会咬不动,谁吃了都舒服。但吃了桃以后,别忘记里面有一个核,核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桃仁,有修养的人不会轻易把桃核丢掉,而是拿小锤子轻轻敲开。尝一尝那个有着不一样滋味的桃仁。
每天在简书看简友的文章,形式多样,或诗歌,或书画,或随笔,或故事,等等。每一篇作品都有不同的意蕴。
虽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表达着不同的含意。文字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仔细品味,意蕴深远、悠长!
愿从你的文字里,看到睿智、朝气、善良、纯真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