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往事

        经过一番努力,打麦场终于建成,就等着麦黄开镰。看着黄绿相间的麦穗,一天一个样,绿色越来越少,黄色越来越多,金黄的麦穗一个个低下沉甸甸的脑袋,麦子熟啦!夏季的抢收开始了!

        说抢收一点儿也不夸张,这是农民们和老天赛跑。夏日的北方常常阴晴不定,大雨随时会来。如果是雷雨倒也无妨,雨停了,火辣辣的太阳霎时间又把麦子晒得一触即掉。如果是小雨,尤其是连阴雨就麻烦大了,麦子在田里沤上几天,就会长出新芽,这样的情形也时有发生。

        在饥馑年代,旧麦已经吃完,新麦又发芽,人们不得不一整年都吃那黑乎乎,甜兮兮的麦。甜的馒头,填的饼子,甜的锅盔,甜的面条,一切都是甜丝丝,黏糊糊的。一顿甜,二顿黏,三顿四顿难下咽。

        如果天可怜见,人们赶上好时候,收割时没有雨,那情形就又不一样。父亲母亲带着我们姊妹仨,头顶着火热的太阳,脚踩着尖锐的麦茬,手拿着镰刀,佝偻着腰,埋头向前冲,任凭豆大的汗珠滚落在焦热的土地上。

        小孩子有特权,可以提前回去。回家不是放假,而是有重要的人物,做饭,送水。回家时还不忘拉着架子车捎上几捆割好的麦子。麦子拉回去,要一捆捆竖立在打麦场上,让麦捆在骄阳的炙烤下更干燥,以便暂时储存。因为要打麦,需要全部收割完毕才可以。

        回到家,来到井边,拿起辘辘上的挂钩,挂起铁桶,放入井口,当铁桶碰到水面,发出咣当一声,说明打到水了,使劲摇动辘辘的曲柄,一圈,两圈……清冽的井水舀到瓢里,咕嘟咕嘟喝一个饱。

        小孩子是不大会做饭,但简单的,吃得饱肚子的饭食还是可以做出来,再说,农人们在农忙时也没有太多讲究,为的是尽快割麦,其他一律不算什么。不一会儿,饭就好了,一个简单的凉拌菜,一碗粥,一个冷馒头,再加上一大罐头瓶的茶水,也已经准备就绪。小孩子胡乱吃上几口,拿着准备好的吃食,拉上架子车又返回到了田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正是秋收季节,看到乡亲们下地掰玉米、摘豆子、薅花生,不由想起小时候的劳动场面。 但那时候最繁忙的应该是六月的麦...
    戚老师说阅读 5,215评论 1 18
  • 麦场在乡村的空旷地方有很多,是每年六七月间我待得最多的地方,庄稼人在这里叙说着收获的喜悦,看那颗颗金灿灿的麦粒子闪...
    摆渡的风筝阅读 6,107评论 10 54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微信公众号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文责自负。 “六一...
    乡土中原阅读 8,172评论 21 176
  • 今年的麦收季节刚刚过去。 现在的麦收季节已经不能和记忆中的麦收季节相提并论了。 我得承认,我不是一个好的农民的孩子...
    南极雪北极冰阅读 4,675评论 5 5
  • 小余怎么也想不明白妈的俩个奶头上为什么血淋淋的!小余是最怕血的。难道是自己咬烂的?可自己明明没咬呀!歇斯底里的哭泣...
    薇雪儿阅读 7,57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