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本就是不安生的七月,却遇到了本该是安生却不安生的安生。从此,七月不再是七月,安生不再安生,直到七月过去了,安生回来了。
上天的安排总是让人充满惊喜,感激却又如此矛盾,心伤。非要生活最后把人都磨的安静才算。
《七月与安生》这个故事虽然是崭新的,却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我总觉得哪里特别熟悉,不管是从说话的风格,还是故事的情节,好像我都曾也有过这样的构想。说不上来,总之很熟悉。我想熟悉的大多数是因为我也曾有过这样一个不安生的安生。如今的她开始安生,而我算不上疯狂,却也没有按部就班的完成一切。
我不敢确定是否每一对闺蜜都很像七月和安生那样。但至少我有那样的闺蜜。从前,我是七月,她是安生。打小她就疯狂,打得过男生,顶的过老师,我从来都不觉得她曾经怕过谁。从初中开始,便开始有小秘密,她过着和我完全不再一个频道上的生活。可是我总爱听她给我讲她的经历,每次她跑来找我拿主意,我总是有几分小小的情绪。说不上来是骄傲,但也一定都是平等。
我和七月一样,按部就班的毕业,升学,就业。但我没有七月好运,从高中开始就一个长久的陪伴。她和安生很像,虽然没有放弃学业,但是走上了学习的另一条道路。我们从6岁开始相识,13岁开始形影不离,15岁那年我们分离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也在分离的时候写信往来。她会给我讲她的新朋友,新男朋友,而我总是老样子的回复,并且期待着她那里的新鲜。我们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但是我们没有一起泡过澡,甚至都没有一起洗过澡。我们也没有七月和安生那样喜欢上共同的男孩。所以我们比她们幸运,却没她们热烈。
电影的情节总是要把所有的扭曲和不可能都尽量合理的安排在一整部完整的人生中,可是电影就是电影,它代表的是很多人的现实,却不可能完全的只发生在一个人的生活里。这部电影,不同于以青春命名的那些电影,直接上来就讲述那白衣飘飘的年代,但真的看懂了,就会明白这也是一些人的青春。它有友情,也有纯纯的爱情,有早恋,也有未婚先孕,但它没有群架,没有毕业分手,没有堕胎,但它也有死亡。
这部电影的故事线路很清晰,但是如果仔细看的话,每一段的跳跃还是有些不够连贯。整体的片子跨度的时代其实比起很多大电影来说并不能算跨度很大,所以每个时期的转换还是欠缺点意思。但是整部片子可以说是无尿点。有些喜剧的包袱也确实抛了出来,但是整体上看,这部片子跟喜剧不能算是沾边。但是里面周冬雨的笑容却是她的魅力。
最近荧屏上周冬雨算是火起来了,这部片子里,她的笑,她的哭都可以很激发人内心的情绪。但是还是感觉整个人小小的,不足够成熟。所以她穿高跟鞋的样子,总觉得还未长大,不像马思纯的成熟。但这个剧的两个女演员表演的确实到位,不会让你有跳戏,或者直接揭穿的感觉。我最喜欢马思纯的是在整场电影的后半部分,当她开始流浪的时候,是我最开始喜欢的样子。
七月和安生,从13岁开始,她们的人生在27岁之前,都是按着对方的本质而活。七月那么乖,安生那么不安生。但是27岁让她们从此回复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安生不再流浪,不再疯狂,她找到了一个人,也多了一个姑娘,从此安静的生活。而七月在经历了无法选择的成长道路上,一直按部就班,直到婚姻打破了她对生活的妥协。她开始走过安生曾走过的路,遇到安生曾遇到的生活,直至生命的结束。
两个人的感情,有毫无心计,有毫不隐瞒,到慢慢有了私心,有了妒忌。其实女孩和女孩之间也会吃醋。会吃醋她为什么有新朋友,会气愤她的爱被分夺。电影里虽然表现的不够明显,但是有几句台词还是表明了这一点。之后两个人喜欢上同一个人,或者说是那个男生的摇摆,导致了两个人的走向。可是又有哪个男人不热爱那么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孩呢?她们的身上有激发男人无限占有的情绪。
青春的爱情,最纯,也最蠢,最不坚定。谁都没有办法保证以后,尤其是当他开始享受诱惑的时候。七月因为恨放走了安生,安生因为不挽留而生恨。那些心里的小魔鬼,在长距离的分别之后,只能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却从没有消失。谁能说谁是真的爱谁,到底是爱闺蜜,爱男人,还是爱自己。没有办法分清。好在两个人有争吵,因为争吵可以大声的说出来自己心里的怨恨,让在乎的人少些煎熬。
七月的婚礼没有了,安生的流浪结束了,从此两个人按照本该有的样子再次上路。在经历中她们释然,她们不曾后悔青春。七月像安生说的那样在27岁那年结束了生命,而安生却没有像自己说的那样,她带着七月的延续,好好的生活了下来。这算是对她这十几年生活的馈赠,也是她该得到的生命的味道。
我们终究逃不过生活,绕过好大一圈的青春是为了成长,为了生活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