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长寿的第五个原因,简易思维。且看中华文明的起点诗经,都是地地道道的短诗,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老子的道德经,区区五千字,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倡导极简主义,而孔子的传世著作论语,一段段简短随性通俗的谈话,没有什么高深的形态。从根子上讲,中华文化是简易的,轻快的,这种特点使它便于被大众接受,便于传播,便于延续,由此使中华文化得以长寿。
中华文化长寿的第六个原因是以德为旗帜,中华文化始终崇德,以人为善成人之美,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些德的标准,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信心,对生存的乐观,这也就是古语所说的仁者寿,中华文化也像人一样,由于崇尚道德而长寿。亦如《论语为政》中写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中华文化长寿的第七个原因是中庸为主,中庸是一种重要的思维选择,它是一种办事的方式,即设法找一条合适的路,可行的路,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路,这是一种弹性的哲学,一种灵活,一种世俗的宽厚。
中国的历史悠久,历经磨难,能够一次次化险为夷,正是中庸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庸能够避祸避亡,避开了在关键时期最容易出现的各种极端主义,在这里,作者引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极端主义比作是悬崖峭壁边上的好汉,浑身散发着英雄的光辉,因此总有大量的追随者崇拜者,但是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口号不是路标,好汉不是向导,悬崖不是大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才是最重要的。
中庸以极端主义相比总是那么平淡低调,中庸在轻脚漫步地四处探问,轻声慢语地商量劝说,但是不久就找到了小路,达成的谅解,省了口舌,躲过了一场恶斗。
中国能够实践中庸,说到底是与农耕文明相关,因为农耕文明靠天吃饭,服从于四季的循环,百姓深知万物轮回,世上很难有真正的极端,比如冬天冷到极端,春色已开,夏天热到极端,秋风又起。由此见得,中庸就是避免了极端的圆融风范。
中华文化长寿的第八个原因是特殊门径,即科举制度,文中作者列举了科举制度的种种好处,他认为科举制度,发挥了全面有效守护文化的功能,是中华文化长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