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第一篇读后感《我爱,我恨,我依然渴望》中,提及了韩松落的妈妈。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发现,要了解韩松落,妈妈是他绕不过的原乡。
从小教他背诵唐诗宋词的妈妈,带领孩子们去电影院的妈妈,在南疆周末搞聚会的妈妈,文化沙龙女主人的妈妈,以及后来求医问药、四处碰壁的妈妈,遭受苦难后依然从容的妈妈。
他说,“妈妈临睡前看《大众电影》的习惯,我一直觉得有种难言的优雅和自信在里面,但是学不来。”
可是,这样的妈妈,却在长达八年的病痛中,一点一点溃败。
读到这里,我想起史铁生谈论生死时写的文字,“重病之时,我总想起已故好友周郿英。三年,那是一分钟一分钟连接起来的,漫漫长夜到漫漫白昼,每一分钟的前面都没有确定的许诺,无论科学还是神明,都没给他写过保证书……但是他没能活下去,三年之后的一个早晨,他走了。”
八年之后,韩松落的妈妈也走了,伤痛被火化,恐惧却始终伴随。很久之后,他在写作中,才将恐惧慢慢消解。也是在写作中,妈妈去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所以韩松落,才会“改掉名字,重填履历,和少年时所有的朋友断绝往来,提着一口极为沉重的箱子,迎着秋天的、又大又红的落日狂奔回学校”,只为挣脱在无常命运之前的节节退败之感。
病重的妈妈,了解他,会说,“我觉得写作是你最大的慰藉”。
因为就像他和妈妈都相信的那样,恐惧、不安、不祥的预感、诅咒,一经说出,一旦写下,就会破解。所以,他不再说话,“我决心,让我写下的,被人看到。”
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一篇篇朴素的、充满了生之喜悦的文章。
2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有过一个人,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点燃你的灵魂,指引你新的方向。
在书的终章,《兰州,最后一曲蓝调》中,就写了这样一位永恒的朋友,颜峻。
如果说妈妈赠与韩松落的,是基因中的文艺气质,那么颜峻则是他的伯乐,为他的写作生涯保驾护航。
颜峻是音乐节目主播,报社编辑,韩松落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由他编辑刊发。他是九十年代兰州文艺圈的领袖人物。他说兰州安宁区的气氛滋养了他写诗的心境,他说音乐的意义在于帮助人改变看世界的方式,他说,写作增加了我们的存在,让我们活得更多。
颜峻在中学实习的时候,那个一向以严肃面貌出现的重点中学,在他们离开之后,忽然出现了无数支乐队,他和他的同学们发动一场人心的暴动。
这是散落在韩松落文字中的颜峻:
颜峻有许多头衔,但是我从来不觉得他属于其中任何一项。他只要存在着就是有价值的,他只需要负责他的存在。
颜峻总是重视别人的想法,即使这想法在别人看来荒诞不经,即使连提出这想法的人也是抱着随便说说的态度。有一群孩子在路上遇到颜峻,他们说,他们要成立一个乐队,他立刻忘记了他要走的路,他站在路边和他们讨论,怎样成立一个乐队。有人刚说要做一场演出,颜峻就伏在床沿上,为那个人写宣传稿。他总是加固别人的想法,他说行动胜过一切。
那个说着“只有电影能让人心情舒畅”的颜峻,在韩松落的笔下,慢慢立体生动,深不可测、不可捉摸,却又让人无法不喜欢。
是的,仅仅通过韩松落的文字,我们就喜欢上了颜峻这个人,因为文字和写作投射了作者最深的感情、想象、和回忆。
同时,韩松落在书写中,让过去的时光通过回忆,回到了此时此地,他在写作中找到了生活的答案。
3
如同北京之于冯唐,兰州,同样是韩松落的初恋、火星、根据地和精神故乡。
有诗人说过,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幸运,而韩松落爱的兰州有黄河蜿蜒贯穿,慨然地将兰州分作两半,整个中国,被黄河这样大刀阔斧临幸的城市,只有兰州,只此一座。
人群熙熙攘攘,没有嘈杂声,却令我们觉得嘈杂,一种想要继续生活的、晶莹剔透的感情划过我们的心胸,这是兰州。
兰州还是兰州,但它在我的眼中突然变得不一样了,路灯更加迷离,更加绚丽,空气里充满支离破碎的、恍惚的情绪,即使是偶然听来的、片段的音乐,也有了令人沉醉的力量。每一个日日重复的事件,每一个小小的动作,没有意义的话语,都忽然充满了灵魂。
我熬过漫长的零下30度的冬天,似乎就为等到立春那天的身心开放,还有杏花遍野时的轰然狂喜,冬天有多煎熬,身心就都狂喜,两者恰成正比。
我的记忆中,也有一个兰州,那个占据了我大半欢乐时光的兰州,又是怎样的呢?
是那个因为肺病,被困在萧瑟冷清校医院里,手捧易经研读的少年?
是面对绵延的荒山落下泪来的学生会主席?来自南方的她灵秀剔透,才气纵横,却在这荒岛一样的校区,有过深长的迷失。
是第一次爬学校后山时,大哭着喊“这是什么破山”的云南小姑娘?后来她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兰州,更可能是那时我们所拥有的蔑视光明的力量。是我们青春里最嘹亮的一首情歌。
四年里,我们在改变着这个地方,我们也被这个地方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变成了一个只要想起就会觉得温暖的港湾。
四年里,时间缓缓流淌,流过一条“岁月静好”的河流,我们被幸福、被轻盈活泼笼罩着。借用韩松落的语言“那种日子像人参果,经历三个夏天,才有可能哺育出一天这种日子。那些日子,毫不意外的,被我供进了记忆的神龛。”
2014年夏天,和几个好友再一次走入了魂牵梦萦的母校,一草一木都让人落泪伤怀,因为有了新校区,我们原本生活过的校区停止了建设步伐。虽是盛夏,建筑、树木、花草,都有了一种被遗弃的荒凉之感。我青春时期的家园,我的国,我的秩序,都已是过往。只有记忆,才能让它们显影。
人物两茫茫的忧伤。
而我珍视那忧伤,那是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时空的难言况味。大地深远,河水流淌,总有一段记忆,把我照亮。
4
写作其实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你以为不动声色,其实早已将自己暴露。
正如韩松落所说,写得越多,隐藏得也越多。其实是,隐藏得越多,袒露得也越多。
阅读韩松落的书,是一个深刻认识他的过程。阅读着他的心灵突围史,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用写作,为自己建设了一个逃遁之所,用它来解释在其他地方的失败,因为他知道,不论遭遇怎样的挫败,也会有写作接着他。所以,
我从此安心,安然接受自己的怕,自己的无能,自己的灵光消逝,以及,自己并不能分身为亿,拥有一亿种生命的遗憾。
春天要来了,在闻到春天的气味之前,我想,像他那样写下去,为自己构建一个根深叶茂的写作体系,因为,我想要写出最好的文字。
因为,我想要留住,被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