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1063天。网络中级五期。2020.02.04
今天看到刘友龙老师的分享《学派厉害,但更厉害的是人》,深有感触。记得刚刚拿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时,也是我学习“SFBT ”近一年半的时间,一起参加学习辅导的班长组织我们这些自由职业者心理学上的“菜鸟”探讨交流未来如何发展。其中有一个伙伴考证之前已接触过许多心理学的流派,尤其偏爱精神分析,还曾经花费几年时间学习了灵修和禅学,所以在我们这些人中显得鹤立鸡群,从一开始主持人讲完这次的活动的目的后,她就滔滔不绝,全程都像是一个资深的、老道的、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优势写满脸。但从头至尾入我耳的,是她对精神分析的顶礼膜拜——她视精神分析是她未来衣食父母,后半生靠精神分析的长程高额咨询费养活自己,说这些时自信满满,仿佛来访者不管是否有效是否满意都愿意一次性付给她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咨询费。后来当我说正在学习SFBT 时,准备按照老师的思路“深挖这口井”,练好基本功,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咨询风格,然后再融合其它学派的知识和技术,更好地协助来访者走出困境,回归正常工作、生活、社交。现在刚入门,各方面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运用基本功——尊重、接纳、倾听、未知、好奇、中立和真诚,即使不能有效地帮到来访者,最起码不会对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室是真正的安全、放松和舒服地方。当我在说的过程中,她的不屑鄙视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时不时地飘向我。最后,她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她瞧不上在“小门小户”的后现代流派,因为这些是治标不治本,糊弄人的。我没有和她辩解,因为那时的确没有底气和功力反击她。如今,随着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增多,和不断接触的个案,越来越多的了解到各个流派的异同,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说法,每个流派都有其优势和独特性,都有其适应的人群,和限制的人群,反之亦然。如果样样都去系统的学习,那么在时间、精力相同的情况下,一定是样样都达不到精通,或略知皮毛,或只学到形,而无法传神,就如“画虎画皮难画骨”是一样的。还有就如刘老师分享中所说的,关注眼前这个人——来访者最厉害,是呀,如果没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即使懂得再多学派的知识和技术,可能效果都很难理想甚至用都用不上,因为对方不会让我们用。”的确,如果一心以专家的姿态,需要快速帮到来访者,那么往往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甚至来访者会反感而不再相信咨询师,不再相信咨询的有效性。关注人的重要性体现在,让眼前的这个人体验到从未感受过的一些感觉——如放松、安全、被在乎、被倾听、被理解、被接纳、被欣赏、被赋能、平等相待……,在这个基础上,咨访间的信任关系建立了,来访者的内在潜能挖掘出来了,当其从另一个视角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时,希望、可能性还会远吗?不过话又说回来,“XX 是个框,啥都能往里装”,这样的宣传口号,无非是人为刻意的营销手段,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味,无非是想拉拢更多的心理学爱好者去选择它们推崇的心理学流派而已,这无可厚非,只是这样会误导初入门的人。我相信,在心理学或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浸泡久了,每个人心理的天秤都会有一个适合自己选择和判断,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