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普普通通的他们,构成了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然而,在文字记载的史书里,只是少数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多数人的一生往往悄无声息的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正如作者在序言里提到的:“长久以来,历史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是烛照万里的规律总结,是高屋建瓴的宏大叙述。”“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社会底层民众的心思想法,往往被史书忽略,即使是提及,也只是诸如民不聊生、民怨沸鼎之类的高度概括,很少会细致入微地描写。”马王爷想,历史故事应该还有另一种可能,关于普通百姓的日常。鉴于这样的写作初衷和各种历史文献、专家学者的支持,《显微镜下的大明》得以成书。
有人说明朝是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它没有大汉朝强盛,也没有唐帝国包容,更没有宋王朝繁荣,且历代皇帝大多数也不怎么争气。但它却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一个东方与西方交汇、封建暮光与近代曙光交汇的节点。相比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纪实性的《显微镜下的大明》更加接地气,透过一群普通人的家长里短、徭役赋税和生存形态,呈现了几百年前大明王朝的基层政治体制,通过官员、乡绅、杂役、劳动者等各种不同的角色和细枝末节的交叉,感受人性的智慧与善良、顽强与狡黠、丑陋与自私。
书里汇集了徽州丝绢案、杨干院律政风云、婺源龙脉保卫战、大明第一档案库黄册库的前世今生、彭县小吏舞弊案等几个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地方案例,从这些案例里,得以窥见中央集权巅峰时期明王朝的基层政治生态。比如,在一个衙门里,所谓的“官”只是极少部分,他们在金字塔尖负责决策,几十个“吏”一般都是久居当地的地头蛇,在金字塔中间负责调度规划,甚至可以威胁并左右“官”的决策。几百上千个“役”在金字塔底哼哧哼哧的干活,他们连合同工都不是,所干的活儿也只是轮流分派的额外工作,更别谈劳务费了。再比如,为什么安徽一带的百姓好打官司?老百姓打官司该怎么打?明朝的司法体制是如何运行的?面对皇权不下县的现状,乡绅、杂役是怎么支配民众的,老百姓面对层层盘剥是如何反抗的。不同性格和背景的地方官,又是如何运用微妙的官场平衡术解决基层难题,统治者如何以心思缜密的制度设计,把民众捆得死死的。通过制度漏洞、弥补漏洞、再设计制度如此循环往复,中间环节的利益分配、争夺,最终导致制度僵化、官吏腐败、民不聊生的连锁反应。
身处当代,我们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司法体制随着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完善,管理层级从中央到地方,并一直延伸到乡镇、村社一级。从人数来说,全国公务员700万,算上参公、党群、工会妇联等1300万,事业编制3100万,总计约4500万。平均下来每100个中国人里就有3个是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如果算上政府雇员、临时工、工勤人员,接近8000万,如果再算上国企员工,预计1亿多人。大概10个里就有一个给公家干活的。大明王朝的官都是经过科举制度,在成百上千的学子中脱颖而出,按程序到地方任职,比起如今的公考,当年的他们可以说是正宗的学霸。尽管今时今日形势不同,可是相同的政治智慧和经验教训依然值得后来者学习。历史是一面镜子,正所谓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