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良时不再至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诗说:
生命从未独立于世间,而又独立于世间。当我们的世界之门为一个人打开时,这个人就成了我们世界的风云,从此息息相关,从此聚散离合都提上了日程。所以才有人感慨“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才有人感慨“良时不再至”,才有人秉烛夜游、促膝夜谈。
离别、离别,一离永别,离别从来是最催泪的事。一者担心“江湖魑魅多”,一者又担心“风波一失所”,再让人肝肠寸断的是别后的牵挂与相思。与知己永别的痛楚,有如天塌地陷,世界无复云霞弄姿、清风入户,伯牙断琴是也!
其二·嘉会难再遇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远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诗说: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与子结绸缪,叙此平生亲。嘉会难再得,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三载为千秋。仰视浮云翔,念子怅悠悠。
其三·皓首以为期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诗说:
心之忧矣,君子远行。江湖多风波,魑魅阻前程。愿君崇令德,魍魉失其灵。努力爱景光,擅自保康宁。皓首以为期,勿忘此叮咛。
综述:
李陵诗为五言之盛,若无文君《白头吟》为垫,可谓平地惊雷。观盛唐诗薮,淡雅朴实者,无出其右,是以杜工部云:李陵苏武是吾师。但与文君诗、苏武诗一样,皆为时人疑为拟代。南朝《文心雕龙》与《诗品》皆言李陵诗而不提及文君与苏武诗,盖多见疑。此前文已有阐述,不再赘言。至于现代人所谓考证,其理由则不足以为鉴可不说。
坊间之言,当为东汉桓、灵间(含建安)所作,苏轼又云当避“盈”字,因此疑为后世作品。此两者则互相矛盾。若要避讳,则不分西汉东汉,皆要避讳。若言及为建安后期乃至两晋南北朝所作,则《文选》《文心雕龙》及《诗品》作者则无有不考究察知之理。
是以刘勰言“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也”,钟嵘言“古诗眇邈,人世难祥、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是以,此诗为李陵所作可能性较大。至于为何不避讳刘盈名字,则需根据李陵自身的经历。若能确定是李陵送别苏武,则前人推测在胡地之作较为可信。因为武帝已经杀了他全家,他都以假作真投降了匈奴,当然没必要再避讳汉家朝廷。
无论如何,其诗之雅宕朴实,已不见《诗》之踪影,当在文君之后,却非后世所能及。所以我认同《诗品》所言,及清人沈德潜所编撰《古诗源》排序与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