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评课记录

      本文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单元导语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薛老师这堂课,处处能体现观察这个语文阅读要素。

      导入后,先让学生观察叶的图片,用词语或短句来形容。在薛老师的鼓励与启发下,学生一个比一个说得好。再出示原文。将学生用自己的观察和文中作者的观察作比较,从而感受作者描写的细致与生动。

      接着播放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让学生在三分钟里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此时学生表达都不怎么准确,于是趁机出示叶老的文章。这是第二次将学生自己的观察与作者的观察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作者的细致的观察。这里足见薛法根老师的设计的巧妙。

        当问到:爬山虎的脚位置在哪里?学生回答长在叶柄。叶柄在哪里?在薛老师的追问下,学生能准确表达出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反复读几次,加深印象。在回答爬山虎的样子时,学生的回答是触角、细丝,这样的回答也是不准确的。这时图片出现,让学生就比较好理解枝状细和直的特点。

        经过前面扎实学习后,让学生画爬山虎的脚。以此来检验学生究竟有没有读懂以及读得够不够细致,这个设计很不错,既强化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也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

      爬山虎是怎么爬的?薛老师让学生读熟练,并圈画动词,再演示动作,让学生在桌上做动作。在活动中驱动学生主动理解爬的过程,感受作者细致观察与清楚的表达。

      总之,本节课既扎扎实实地落实语文要素,又启发学生仔细去观察,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去表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学目标】 1.具体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 2.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
    中山何雪方阅读 1,685评论 0 1
  • 9.17日 梅老师公开课 一 课堂导入 处处留心皆学问 什么意思? 师总结: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需要这样的能力,今天...
    林_下阅读 4,509评论 0 2
  • 今天下午我到四(1)班教室随堂听了冯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是第三单元“处处留心...
    转儿hao阅读 1,470评论 0 1
  • 这几天学校开展听课,我就和老友探究怎样来上有关观察的课文。上这篇课文时,我抓住了《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重难...
    f8b3a1d6aee2阅读 405评论 0 0
  •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
    沉淀lyjy阅读 1,46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