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材料》,把难懂的科学原理变成身边的小故事

当前果壳网,松鼠会还有简书的蓬勃发展,极大的拉近了民众与科学之间的距离。在疫情下,广大的科普工作者更大地把这种能量发挥到了极致,众多医学生物学的晦涩语言都在普通人群中流传开,以往难懂的免疫过程不再那么深奥,大家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能客观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世界。

有些领域没有当前的疫情这么备受瞩目,但是它们也依然值得大家去认知。比如生化环材中的材料。实质上即便是当前的疫情下,依然有着材料科学的身影。聚丙烯、涤纶、棉纶、氯纶等等构造起的无纺布才是口罩防护服的重要原料。

有这么一本书能够用及其朴素而有吸引力的语言引导着大家开启一段材料科学之旅。《迷人的材料》。

这本书的作者米奥多米尼克教授把这些材料讲述到了一种可以沉浸式体验的水平。想想我们平日使用的厨房的刀具,住房用的混凝土,写字用的纸张,还有好吃的巧克力。为什么刀磨一磨就会变锋利,为什么纸张可以低调简单可以高贵奢华,为什么混凝土能够变干,巧克力又是怎样在口中变的丝滑……当然还有不可思议的飞向太空的发泡材料,廉价的塑料,透明的玻璃,不可摧毁的碳材料,精美的瓷器,长生不死的植入物……一件件一条条都在告诉我们材料科学原来可以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

当然,书中不会出现吓人的化学式或者计算公式,而是使用了一张作者日常生活的照片,照片中几乎能找到我们提到过的以上几种材料,那是一张惬意的天台的照片,作者悠闲地坐在小桌旁边,小圆桌上放着咖啡和书籍,带着黑框眼镜的作者略有所思,似乎在仔细观察着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又似乎是仅仅享受静谧的午后时光。谁知道呢,现代材料工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我们自然有足够的条件来享受这个世界美好的物质生活。

当然看着这本书,我们也学会了怎样把拗口的专业词汇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白居易曾经把自己的诗歌读给老妪听,这样才保证了足够广泛的流传度。那么作为科研工作者,也不必把自已关在象牙塔内,因为我们周围的人有需求一起来了解这个世界,一起来读懂是什么造就了现代生活。

期待在今后还能遇到这样的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