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回忆录,语言质朴无华,杨绛先生平稳地讲述了一家三口朴素而又单纯的过往,以及往昔岁月中温馨的点点滴滴。
淡淡的文字似有一种魔力,字里行间细水长流般地显露出一种长达万里的悲哀,读到结尾处,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人到晚年,爱女和老伴先后离世,留下杨绛先生一人踽踽独行。接二连三的噩耗给幸福的生活划上了句号,杨绛先生如梦方醒,在书中结尾处写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试想一下,一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三口之家,现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只剩下一个垂垂暮年的孤寡老人。晚饭后,再也没有人和自己一起散步“冒险”;钢琴旁边从此以后少了两个嬉戏打闹的身影。每天早上醒来,只能跟在晨曦中群魔乱舞的空气道早安;夜晚独自一人在无边的黑暗中入睡。这是何等的心酸!想到此处,我内心抽搐,竟莫名的悲伤起来。
“我们仨”曾经都很快乐,而且都活得很充实,很有意思。“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回忆总是像夕阳般无限美好,但也加夹着“只是近黄昏”的苦痛。来人世一遭,身边有相亲相爱之人相守相助,相伴相陪,是莫大的幸福。虽然“我们仨”轻易地失散了,但杨绛先生很坚强,她深知“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她选择用文字重温一同生活过的岁月,在书写中与钱锺写和阿瑷再聚聚。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如今,她们一家三口在天国重新团聚了,就像小说或重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