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亲密关系】第 1 章:人际关系的构成

亲密关系的性质

亲密伴侣比起泛泛之交:

1. 更了解对方;

2. 更关心对方;

3. 更受对方行为的影响也更能用行为影响对方;

4. 更愿意接纳对方进入自己的生活;

5. 更加信任对方会善待自己和尊重自己;

6. 更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和物力来维系关系。

亲密伴侣和泛泛之交的区别

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普遍而又强烈的内驱力,或许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即人作为社会性动物,需要得到持续的关爱与包容,这被称为人的归属需要。如果我们的归属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将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换句话说,我们的幸福程度取决于我们的归属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归属需要

什么会影响亲密关系

文化的影响(情境因素)

1. 当经济发展后,个体相互之间变得更加独立;

2. 经济发展导致工作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不再有那么多时间来维持和享受亲密关系;

3. 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盛行,使人们仍希望从伴侣那里获得关爱和包容,但却不愿意付出或麻烦;

4. 当性别比率升高后,女性主义和性解放更普遍。

人际关系规范会影响亲密关系

人际互动的影响(情境因素)

人际关系是双向的,人也是情境。

个人经历的影响(个体因素)

个人的经历会塑造其依恋关系,而依恋关系又会影响其亲密关系。

安全型的人更有可能拥有良好健康的亲密关系。

依恋关系影响亲密关系

个体差异的影响(个体因素)

个体的社会性别、人格、自尊会影响他/她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

同时具有工具性和表达性的人更有可能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

具有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特质的人更有可能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

低自尊的人更有可能在亲密关系中失败。

个体差异影响亲密关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