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女儿学校听了一堂主题为:做智慧型家长----家庭教育主题公益讲座
讲师有两位,一位是高中部的廖校长,校长的风范确实像个智慧的学者,课程内容传统加现代相结合,讲得非常很好。
有两事小事讲得我们听起来颇有意思,第一件事是说教育孩子最不该偷懒的就是父母。
他经常对老师们说,如果一个老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还怎么教育别人的孩子呢!
然后和我们介绍台下的哪位老师的孩子考上了哪个学校,哪个老师的儿媳都是清华大学的。
第二件事是说,他爱人的奶奶有两个儿子,奶奶从小就规划好了,大儿子要好好读书,小儿子要学做生意。
结果成年后确实变成了奶奶的规划的结果,大儿子一家都在湖南湘中教书,当教授。小儿子一家都在做生意,后面改革,生意没得做了,没有饭吃了。
小儿子看清楚了,自己有四个女儿,对女儿们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嫁教书的,结果四个女儿嫁了三个教书的女婿,他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讲了教子七不责:
当众不责 一定时间不要进行多次批评
悲忧不责 少使用全面否定的语句,如“每次”“老是”
欢庆不责 少使用或不使用命令式的词语,如“必须”
疾病不责 不要在批评时使用威胁恐吓的语句,如“下次再...我就...”
饮食不责 少使用反问句,反问句会产生比较强的否定意味,表露出对孩子的不信任
暮夜不责 少使用负面意义的话语标记,如“你看看”“我告诉你”等
愧疚不责 不要在批评孩子时使用不雅词汇
修复关系:修复关系没有捷径可以走,只有真诚的道歉。不管孩子多大了,道歉都来得及。孩子在等待道歉。
婴儿期(0-1岁)当孩子的保姆
幼儿期(1-3岁)当孩子的玩伴
学龄前期(3-6岁)当孩子的导游
学龄期(6-12岁)服务型政府给孩子做好服务
青春期(12-18岁)总经理助理,像对待总经理一样对待孩子,不能说,更别吼、骂、打
成人期(18-25岁)银行柜员,家长只管给钱就可以了
成年期(25岁后--)亲戚关系,父母到女儿家去玩 就是走亲戚
正确沟通四部曲
观察--客观描述事实--我看到(我看到房间有点乱)
感受--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我感到 (我感到不舒服)
需要--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是因为我 (是因为我喜欢整洁的家)
请求--你需要对方做什么--我希望 (我希望你把衣服、文具整理)
曾国潘说:如果你舍不得你的孩子吃苦,就别埋怨你的孩子长大后不成器。
另一位讲师是高中优秀骨干语文教师张老师,三十多岁模样,很清瘦,穿白色衬衣黑色西装,他一上台我就想到了拿他和董宇辉。深耕在教育一线10年,每年都带高三班。讲了他的带班理念:理想远大、责任担当、团结互助。带出的班级高考平均分在学校都是靠前的。
列举了许多班级的实际案例,两个案例使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是,2016年高一班的一个孩子期中考试班级排第5名,年级排第10名,开家长会,家长一脸严肃的问他:“老师,我的孩子是不是作弊了?这个成绩真实的吗?从上学至今,他老试基本没有进过班级前30名,怎么这次就能到年级第10名?”他爸一直说他不是一块读书的料。我问他:“开学至今,您收到我对他的反馈是什么?”家长回答:“上了高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经常有向我反馈表扬他的进步,每次我就随便夸他几句。较少批评他了。”我说:“这不就对了吗?孩子上到高中接收到的大部分是肯定和鼓励,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孟母三迁的启示是: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陶母割发的启示是:穷且益坚、甘于奉献、言传深教、感动孩子,建议家长每个月做两三件感动孩子的事情。
欧母画获的启示是:重视基础教育、启发式教育、过程教育
要培养孩子能够超越家长和老师的孩子!而不是只能走我们的走过的路!
还列举了两个高考案例:
一位是杭二中门口坐迈巴赫参加高考的少年朱也天,考出了700分的总分,目标上北大。
他的妈妈教育很严格,专门陪伴孩子、培养孩子。
他的爸爸每次送他去上学都会在车上跟他谈心指导。
他的爸爸说:“你们看到的是一个坐着迈巴赫的少年,只有我才知道他有多么辛苦。”
另一位是赛门学子庞众望,父母双残,靠捡拉圾为生。2017年以744分考入清华。
他说: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景交给苦难,所笑容交给阳光。
追求理想的人生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肖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家长才是孩子最初的伯乐。
--END--
纵有疾风起 人生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