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中叶,埃里克森提出了社会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前后相连,而且每个阶段都有需要面对的冲突和危机,只有度过前一阶段的危机,才能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这八个阶段分别是:
• 婴儿期(希望)——信任/不信任
• 幼儿期(意志)——自主独立/羞怯怀疑
• 学龄前(目的)——主动/内疚
• 学童期(能力)——勤奋/自卑
• 青少年(忠诚)——同一性/角色混乱
• 青年成人(爱)——亲密/孤独
• 中年成人(关怀)——再生力/停滞
• 老年成人(智慧)——自我实现/绝望
如果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完满,即使死亡渐渐临近,我们也能比较容易去接受它。但如果对于过往我们还存有未释怀的遗憾,例如认为自己曾经做了一些失败的决定,或是错过一些重要的目标,那就会感到沮丧和无望,从而导致我们陷入绝望境地。
如果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完满,即使死亡渐渐临近,我们也能比较容易去接受它。
但如果对于过往我们还存有未释怀的遗憾,例如认为自己曾经做了一些失败的决定,或是错过一些重要的目标,那就会感到沮丧和无望,从而导致我们陷入绝望境地。
感悟: 来访者瑞塔年纪大了,但经历了很多次失败的婚姻,生活中很少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快乐。突然有一个隔壁幸福的家庭闯入她的生活,带给她一些快乐,但她依然不愿意从低落的情绪走出来。就像突然之间一切都是陌生的,你丧失了熟悉的心灵地标,没有了参照物,你所熟悉的那些可预见性都消失了。所以有时人宁可选择痛苦的旧模式也不想开启更美好的新生活,因为旧模式虽然痛苦,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