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4jqtba8-bGCB2A-SvCt1g《撕破李诞的体面,只需易立竟一句话》
标题:
这个标题里面提到公众人物李诞和易立竞,能蹭到他们的热度,其次“撕破”“体面”这两个词很有冲击力和画面感,容易引发读者的八卦心,所以这个标题总体来说是好奇心、八卦心和愉悦心相结合
文章类型:
属于人物故事型
文章结构:叙述结构,按照逻辑线
内容分析:
文章开头提到吐槽大会,这个本身就比较有热点的综艺节目,然后通过对公众人物李诞
的细节描述来引发读者的好奇:究竟什么人?什么原因?能让李诞有如此表现?
紧接着五个言辞犀利、火药味十足的敏感问题炮轰而出,别说是对李诞和这档节目了,连我们熟知这档节目的观众都吸了口凉气,既觉得问题有些咄咄逼人,但又的确有些好奇,很想吃个大瓜
紧接着是张绍刚、陈卓璇,十足吊起了吃瓜群众的胃口
终于抛出了主题:易立竞,这个幽默但不沾染轻薄逗笑,而是用聪明的思维方式,直击他人痛点的这么一位记者,所谓“冒犯式访问”,带你走进真实的她
“狠人易立竞”
通过压迫式的提问采访方式,表面看是对被访者的一种鲁莽和侵犯行为,总是能问得被访者哑口无言,甚至冷场尴尬,但其实她更关心人物的内心,她想让被访者能放下防范和虚伪,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自己,这也说明了易立竞对待工作是严肃认真的,不随大流,坚持自己的风格
“易立竞是怎样练成的”
这里按照时间线的推移,讲述了易立竞从收到《南方人物周刊》的录取通知开始,之后的十多年里,为周刊贡献了各大顶级名流的深度采访报告,其中为了采访崔永元、陈佩斯、李亚鹏、赵本山、柳云龙这几位大咖时,她面临各种阻碍和困难,但最终还是以自己人格的品质、强大的知识储备以及过人的应变能力,都成功与之对话,并获得所有人的一致认可,甚至是佩服,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风轻云淡的和谐氛围,其实连她自己都说:每一次访谈都是场硬仗,从业十多年,采访对她来说仍旧很难,所以这也是她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经历过人情历练后,依然能保持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初的样子
“洞悉人性”
讲到在《立场》的访谈中,最让观众质疑的“死亡体验”之旅
邀请了俞灏明体验“醒来死亡体验馆”,这让俞灏明再次经历那次火灾事故的恐惧,并且采访中一直围绕烧伤话题进行深度访谈,连观众都觉得这是易立竞在消费俞灏明,但易立竞只是想让这个深埋在他心中的伤口有个愈合的机会,真正帮助他该百年对死亡的看法,最后结果也的确如她所愿,把这场冒犯且极端的采访变得温暖,有报导评论,易立竞的采访才是无限地接近真相,真正做到了对受访者和访谈本身最大的尊重。
“蹚过黑暗这条河”
1999年的特大海难,让她陷入无尽的虚空
在艾滋病村感受到的那种无力和悲哀,让她喘不过气来
倾听那么多的不为人知后,她成为秘密的终结者
她也曾置身过黑暗,体会过绝望,因此她尊重阳光下所有生命
她在藏区独自待了三个月,重新注满内心的能量
也曾在世界最高的佛学院独自跨年,在佛灯下让内心的苦难慢慢融解
这是她用另一种方式在疗愈自己,引出金句“在生命的苦痛中修复自己,是人生必要的修行”。
结尾:这就是她,易立竞,豁达的人生观,立身处世的纯洁和不轻浮。
总结:整篇文章围绕了易立竞的采访风格,将言辞犀利的精彩片段,挑选出来做案例故事进行展开的,通过这些故事能看到易立竞是一个为人坚韧、立身处世纯洁、不轻浮,对待事业严肃认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追随大众潮流的步伐,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主义,在对待生活上也是乐观豁达的心态,这样的一个人物,任谁看了都会钦佩不已的,尤其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有这样一位,坚持呈现背后的真实给大众的,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她就像一股清流,让我们为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