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对比了chants和经典隽永的童谣与歌曲,感受到不同素材带给人完全不同的内在体验。其实这个也非常好理解。比如,读书期间人人都会经历的背书,那些白话文似乎远比唐诗宋词难背很多。因为经典就是经典,流传这么久是有其原因的,它确实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穿越千年依然滋养着我们。
初学者尤其需要这种朗朗上口且富有生命力的素材。他们不必知晓所有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们置身于一种类似于环绕立体声的语言环境,走出这个环境,还有绕梁三日的感觉。一直有家长对我说,孩子在家会情不自禁哼唱英语课所学的歌谣和韵文。这是我对自己课程的基本要求,孩子离开课堂后依然保持着与语言的链接。我不希望孩子上课开口说英语,下课英语就和他没有关系了。甚至有一种孩子,课堂上他可能不太明显能跟随,但是过了几天他在家不经意就念起来。这样的情况很正常。有些孩子需要更长的时间内化,当他内化到自己觉得舒服了,脱口而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所谓沉默期,便是如此。
顺便插一句,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回家不爱开口。其实如果我们课堂上只重视英语的功能性,比如口语对话什么的,孩子回家确实很难输出什么。因为碎片式的输入如果没有积累到相当的量,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无法有效输出的,因为离开了那个语言环境。因此,碎片式学习语言沉默期会比较长。当然,这不是坏事,只是我们需要理解和给予时间。当下越来越多的老师选择结合绘本和戏剧进行教学,是极大的进步。这样的形式提供了一种更为完整的语境,从长远来讲,孩子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从整体到部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在华德福教学体系中,英语如此,所有科目都如此。这个以后可以展开讲。
今天接着讲素材如何在课堂上展开。比如humpty dumpty这个童谣。
humpty dumpty sat on the wall
humpty dumpty had a great fall
all the king's horses and king's men
couldn't put humpty together again
也许有人会整个动画出来,humpty dumpty是个蛋嘛,蛋从城墙掉下来了嘛,动画非常直观,最好再来点音效什么的。也许有人会表演,这个童谣也有明确的动词词组,那就用肢体语言表演好了,最好夸张些,孩子看到会大笑,还会跟着比划。
我相信以上两种常用的方式都是有效的,会帮助孩子的记忆,孩子也会觉得好玩儿。我自己比较倾向于的方式是从手指谣引入,以比较安静的方式。在孩子们熟练的基础上,再增加大动作。
用动画的形式直观明了,但同时会产生印刻作用,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一个动画形象长驱直入,孩子完全没了自主的想象空间。倘若这个形象精美还好,但是通常教学视频以实用为主,而且越吸引眼球越好,形状粗犷,色彩饱和度高,很难说有美感可言。同样的道理,夸张搞笑的肢体语言,是另一种长驱直入,原本富有深意的童谣一首,直接被恶搞了。手指谣看似安静,动作幅度小,但是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让孩子安顿下来,精神内守,更加专注地投入内容本身,入手入心。相反,在外界高刺激的学习环境中,孩子的听觉和感受力被弱化,一旦脱离了外在环境,很难独自进行学习内容的内化。当然,越是安静的方式对老师的挑战越大,老师需要有比较好的内功,俗话叫hold得住。可是如果真的想用语言滋养到初学的孩子,老师必须对自己有所要求。
一位华德福圈受人尊敬的英国老绅士曾说,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但同时也是被糟蹋得最厉害的语言。他作为纯正英国人,对此感到心痛。作为英语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对所学的语言保持热情、好感以及敬畏。有一位英国朋友曾对我说过,我们英国人说的是“proper English”。这个proper English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但是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可以时常反省,自己是否有把英语的品质带给孩子?我们自己是否感受到这些童谣和歌曲的品质?
如果我们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做启蒙,那么孩子就会接收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英语只是一个工具,和他的内心没有多少关系,既然是个不走心的工具,就用不着和英语保持所谓链接,该用的时候用就好了。可是正所谓曲不离口,语言偏偏是需要不断重复的,本着实用的态度,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产生重复的动力。而富有美感的素材和带领方式,可以更好地给到孩子不断去重复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