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个景色优美的山坡上劳动,透过布满山坡的松树林,我可以望见瓦尔登湖,还能望见林中的一小块空地,上面长满了小松树和山核桃树。冰封的湖面有几处划开的地方,但整体上没有消融,看起来黝黑一片,还渗出水来。我在那里劳动的几天中,还下了几场小雪;然而在我出了林子,沿着铁路赶回家时,途中经过的大部分地方都是连绵起伏的黄沙堆。沙堆在灰蒙蒙的雾气中微微闪烁,而铁轨则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我听见云雀、小鹟以及其它鸟儿在欢叫,和我们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那是大地春回的快乐时光,令人厌恶的冬日正与冻土一起消融,而那些蛰伏起来的生命则开始舒展身姿了。”
——《瓦尔登湖》【美】梭罗 高格译 第37页
我是从这段文字开始,喜欢《瓦尔登湖》了,也有更大的兴趣看下去了。
我这段时间在读《瓦尔登湖》,但是在看第一章时,看得很慢很慢,看了两星期都只看到三十几页。因为这是一本评价这么好的书,但在开头的篇章我却看不深入进去,是我肤浅了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在怀疑着自己。
在知乎上有个网友说《瓦尔登湖》有13个译本,并且比较了每个译本的优劣,认为潘庆舲译本最好。我看的译本都不在这13个译本之列,我看的是高格译本,大概在13个译本和高格译本之外,还有更多更多的译本吧。再搜索一下,竟有45种译本!
每个译者在翻译时都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想象,每一个读者对每一种译风可能各有喜好,没有绝对的优劣。我看的这个译本,从这里开始,我开始喜欢了!等我看完了,再回头去读前面难以深入的那些页吧。
前面引用的那段文字,在我眼前描绘出了那么优美宁静的画面,梭罗把自己融入了自然,成了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他的精神也如这大自然一般清新,像瓦尔登湖一样澄澈......
读着这样的文字,吸引着我慢慢进入瓦尔登湖,走进梭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