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就是害!
要问我爱你有多深,棍子代表我的心。
对于管教男孩,棍棒似乎更是传统,更是至理名言。
但惩罚就真这么有效?这是一个问题。
我们所说的惩罚,即惩戒和责罚。罚的是人,实则是为戒事。但是很多时候,父母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权威更需要智慧。否则,不光没办法罚对人更无法“戒”到事。
爸爸在公司一天过的很不愉快,被老板骂。回到家,发现妈妈把饭烧糊了,于是大骂妈妈,妈妈郁闷难受了,也不开心了。此时,孩子又来添乱,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妈妈随即怒骂孩子。倒霉的孩子一肚子气没处撒,此时,家里那只悠闲的大花猫从孩子身边溜达而过,它尽管没烧糊饭,也没打碎花瓶,但是还是狠狠地挨了孩子一脚,喵呜….而去……
想必大家有听过这个经典的踢猫故事。
如果惩罚来自情绪宣泄,就会造成直接伤害。
如果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管教的时候,带着剧烈的自我情绪,带着宣泄,充满敌意。此时加上随之而来,带着情绪的惩罚,会让问题更难解决,只会让那一刻你跟孩子的关系雪上加霜。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心的好奇,让他们通常会用一种大胆试探和尝试的方式探索世界。
他的边界在哪里,他的规矩在哪里,父母手中的“鞭子”承担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如果鞭子只抽在了屁股上,让惩罚只发挥着对孩子情绪的不满,最终结果就会是“屡教不改”。且会让孩子对是否被爱产生怀疑。
孩子这种用试错的方式来理解和体验这个世界,其实是很冒险的,而且经常会为逾越底线而付出代价。但他们却乐此不疲,只因为他们那样做只是一种纯真的天性,通常没有任何恶意。
当惩罚的怒火燃起,孩子的天性被否认,你的权威只会让他/她充满迷惑。
父母代表着正确,孩子内心却在“正确”的教育里感受到了冲突和不安。父母是对的,那我就是错的了。这个我包括了我的全部,而不仅是我做的错事。
然后在“我都是为你好的”指导思想下,弱小的孩子,只能通过向内自我攻击方式,来对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进行合理化。此时,孩子的自尊在这个关于对“我”的否定中,被直接伤害……本该是理性地惩罚,变成了完全的感性伤害。
要让惩罚达到期望状况,首先惩罚范围尽量缩小到事件本身,就事论事。作业不按时完成就说作业的事情,不要扯到品质等等,贴上标签。
孩子其实自带羞耻感,所以不必非要让孩子无地自容,最后自我否定到破罐破摔。
其次,避免攻击性惩罚。
你惩罚范围再小,你的孩子再懂你,经常性的靠棍棒的惩罚也还是会伤害人。因为,这种惩罚首先就是一种从上至下,带有压制性,把孩子永远当做孩子看待。
孩子的自我成长力量,在棍棒的压制下,也会变得异常渺小,失去成长的空间。当“棍棒”下孩子接受了自己的渺小,也就播下自卑的种子。
俗话讲“打皮了”,就是这种状态。
当孩子无法形成平等尊重的概念,自尊自然无处安身。
经常性的“皮鞭”,"棍棒”本质还是以大欺小。这种状态下即使建立起所谓的尊严,也会是病态的,很难成长起来。
如果采用收回孩子某些权利的办法来惩罚,会事半功倍。
通过把给予孩子的权利收回来惩罚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尊必定高过那些在棍棒下里建立起的自尊。
父母在给予孩子各种权利的同时,他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与大人同样的平等。
在平等对待的情况下,你犯了错误,父母作为权威拿走你看电视的权利,吃零食的权利,或减少零花钱,自然就很公平。
理性和感性都可以说服自己。此时惩罚更是一种责任担当,要知道大人才有能力承担责任,孩子你长大了!
这对孩子成长的是一种认可,包含着积极的暗示和正面期待。
孩子不光有了规矩,也有了面子。以后你会发现,你的一个眼神,就可以让孩子知道规矩在哪里。这种默契,让你和孩子牢牢的连接在了一起,也让ta充满力量。
即使以后成长中还会犯错,父母也可以放手,孩子此时完全有掌控的力量。
对于安全期内的孩子(3-4岁),不要惩罚。
安全感地建立在这个时期高于一切。根据皮亚杰的发展理论,这个时期的孩子认知外面的世界基本是靠具体的感知觉,且完全没有发展出理性思维。
妈妈的微笑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而另一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更是把2,、3岁时的那种“对着干”解释为自主意识和独立要求的萌芽显现。这一切都是来自内在成长本能,父母的任何上纲上线都会是弊大于利。
当然,不靠惩罚,这个时期的孩子一样可以建立规则。
孩子大概在一岁左右才具有“我”的意识。
心理学大师寇哈特用一个概念“镜映”,来描述孩子自我评价与父母反馈的关系,父母就如同是自己的镜子。
父母对孩子的反应,决定孩子对“我”的评判。当孩子只会用感性的思维来处理信息,惩罚其实没有任何意,而且会产生负面风险。
由于3岁以下的孩子没有太多判断能力,父母只需要告诉孩子怎么做,不必告诉为什么即可以建立规矩。这被称为“句号教育”,父母的决定就是他/她的决定。
但父母必须提前打招呼,并多给正面期望,而且要有一惯性坚持。
今天上街不能买东西,今天我们只看半个小时动画片,今天我们的零食只能是一个巧克力,提前打招呼,而且相信孩子能做到,权威带来的规则随之就会建立起来。
一旦规矩建立起来,低龄的孩子就很难会去破坏。
这一时期,规矩在某种意义上反而可以激发孩子的控制感,安全感。
这也是为什么3岁以下的小朋友,中意规律,喜欢反复去玩已经玩过很多遍的游戏,读已经读过很多遍的绘本,即使有几条不同路线回家时,也会只选择习惯的一条路线。因为这样,他们可以感觉到控制,安全。这是他们特有的法则。
因为规矩本身就可以提供安全的感受,所以很难破坏。
如果这个时期的孩子仍出现“不听话”的情况,那么父母仍不要做出任何惩罚性举动,积极关注孩子,淡定看待,就有恢复到正轨的机会。
如是说,
惩罚-爱=伤害,
惩罚+爱=唤醒,
这一简单公式希望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