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三口午休之后,开始到河堤上漫步。因为有儿子在,漫步增加了不同的滋味。
我关注的大多是景物,比如小小的花,细细的草,红红的野果,风中摇摆的芦苇。先生关注的是河中的鱼,有什么样的鱼,多不多,钓鱼人能钓多少鱼。儿子关注的是路途中的小细节。我们刚走到河边,儿子就在桥下的土堆上往下跳,他要去观察泥上的足迹到底是什么动物的,他的脚刚踩下去,鞋就往下陷,儿子忙跳出来。
我们接着往前走,他发现石板上隔几步都留有方形的小坑,他非常好奇,这是用来干什么的?他往四处看了看,发现旁边的石柱子有一端底部突出一小部分,他推测这是用来组合的,可能这样比较牢固。
还没有走几步,发现河中央有一片蒲草。他发现有几只会飞的小野鸭,从一边快速的飞到水中,然后很快的游到蒲草里去了,儿子觉得很好玩儿很有趣。
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儿子叫起来,快看!我们以为发生什么大事儿呢,顺着他的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电线上有很多的小麻雀排列整齐,它们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商讨什么会议。可我对鸟的叫声竟然毫无觉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很多的事物司空见惯,不以为然。儿子有一颗童心,用好奇的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世界,在他心中,大自然是那样的神奇和不可思议。我们要向孩子学习。
在漫步的过程中,儿子捡到一个圆形多孔的铁片儿,他敲敲铁片儿,摸摸它的表面,研究它是什么样的物质组成的,铁片上面粉红的铁锈又是什么物质组成的?
和儿子一块儿在河堤漫步,就好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他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有很多的事物吸引了他。比如,在河水上面的铁架子上漫步,我腿软的站不住,他开始在铁架子上站着,一会儿又骑在铁架子上面,他目不转睛的看着河水,原来他测量水流的速度有多快。沿着河沿走,他估摸着石柱上的贴链子有多沉,是怎么连上去的,鱼儿是怎么上钩的?石柱子上有一个别致的锁,能不能打开。滨河公园入口有一个非常高大的古人雕像,他摸一摸,敲一敲,一直在推测雕像是什么物质建造的,又是如何造成这个样子的?雕像旁边的石刻人物画像,他担心很多的人在上面走,会把石刻的字磨平的。
总之,儿子一路走来,一路观察,一路探索,一路摸索,一路推测。昨天我和先生在河堤漫步,来回用两个多小时,这次有儿子在,单趟就花了两个多小时,因为时间紧迫啊,回家的时候我们只好坐出租车回去了。
和儿子一起漫步河堤,他会发现好多好多的新鲜事物,他还会制造出很多新奇的故事。有儿子陪伴在身边,一路走来,一路故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