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有一天会早上四五点起来学英语,想起来青葱少年的往事不禁唏嘘,也许至今仍然在逆势而为,不走寻常路,往往意味着叛逆带来的不菲代价,也许应了那句话,天理昭昭报应不爽。话还要从1990说起,那时候上初一,刚开始学英语,懵懂如我,不知从何处得知的信念,开始固执的坚持,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照样接班人的信条,并且真的是三年时间没有上英语课,没有写英语作业和练习册,光荣的留下了29分英语成绩,大概30分,我就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师范生,回乡教书,也许现在已经可以颐养天年了吧。
真不知是该感谢命运还是懊悔年少无知,在90年代初,所在农村最好的出路,应届初中毕业生是读一个师范,拿到商品粮的敲门砖,跳出时代农民的禁锢,千军万马独木桥,个位数的升学率下,复读的优秀毕业生的最好归宿是中专,至于高中,无论是应届还是复读,都是第二选择,在我因英语29分而复读的那一年,中专对复读毕业生的吸引力已经再向高中开始倾斜,也许冥冥之中是上天对我的眷顾。
复读的那一年,我的英语是靠一本全国中考试题集和一本初中英语词典,背诵加做题,英语成绩考了89分,以全校第五的成绩考上了一高,县城里的唯一重点高中,源于宋代的归德书院。从29到89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段佳话,也是努力的最好证明,遗憾的是,这也说明在应试之余,英语的基础是多么差。
高中英语的赵老师,是个美女,对青春期的我而言,还是充满着憧憬与向往,还好英语成绩并没有拉下,但也并不如何突出。大学的狗血与传奇难以三言两语描述,第一年的基础课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数学与高中一脉相承一如既往的差,英语同样是荒废的不堪回首,也许我的青春期比别人晚些,在高中后半段开始,延续到大学接近结束,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临近大学毕业那一年,谈不上悔悟,在专业课主导的后半段竟然在两个女生后面尝试过第三名的奖学金,也算挽回一点放荡不羁之后的尊严。
毕业之后先是工作中开始需要英语,在做系统工程师时,从sun solaris开始,系统、教程,解决问题都离不开,后面的red andhat es以及centos都离不开。然后为了提升自己去读软件工程硕士,在GCT成绩超过清华分数线40分的情况下,因自信统考过了而未做系统专业课复习的情况下与清华擦肩而过,选择了香港理工,英文的教材与授课,实在是一种考验。而早年经历的工作面试中IBM、华为的英语测试都留下蛮深的刺激,无论工作、学习、机遇中,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读香港理工的MBA时,第一次有了关于学术训练的概念,对于问题的分析、建模,统计分析研究方法后的学术研究开始启蒙发芽,而在中科院心理所读博士课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现在知识体系架构的演进过程,从论文到教材,再到科普性读物,最后衰减到公共号无甚营养的心灵鸡汤。
读的书多了,逐渐对书也分了三六九等,对国内图书的质量,大多只能是嗤之以鼻,而优秀书籍译自英语体系的居多,也许是翻译书的选择性,质量大多较高,而重要的参考特性,便是是否基于严谨的引证,而不是纯属感情的宣泄,狭隘的自我认知宣扬,甚或是误人子弟的曲解和诱导。
国内学者普遍浮躁,人浮于事,沉迷于权谋和商业利益的攫取,而对于基础问题的深思,孤独的实验和研究,欠缺投入的冷板凳坐穿精神,当然这和目前的体制,所处的经济阶段,生活的节奏和预期有相当大的关系,也不能口含天宪,一言定之。相对而言,欧美完善的学术机制,学研产的个人化投资融合,在科学方法论背景下的研究机制,相对成熟和完善,成果的精细和经得起验证与推敲做的比较好。同时,国内学者也存在着自己能力全面,研究深刻,却不善于写作和著述的情况,要么写的诘屈聱牙,要么不得要领无人问津。写书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润色,调整,优化是个团队工作,知识传播路径中的,论文,教材,专注,科普,鸡汤,传播链的合理分工,是创新产生,发展,壮大的必然基础。
听王东岳先生的混沌大学课程,讲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不可调和行的成因,背景和情景,更深刻地理解了科学主义在西方兴起的语言学背景,而现代文明的主流从农业文明到工商文明逐渐过渡到工商文明,中国农业文明受到形象思维的制约,在近代屈辱的历史,鞭策着中国知识体系的全面西化,而英语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我的思维崇洋媚外的依赖于个人经验的实证,过程曲折,但收获良多,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