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学生突然问:“老师,到底怎样学好英语呀?请不超过100字概括幺。”
看着学生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表情,我答复到:“其实,一个字就够了——练。”
思考良久后,自我感觉更精准的表述应该是:
对于学生来说,是“练”;
对于成人来说,是“用”。
学好英语,语言天赋到底起多大作用?
相信不少人听过这样的言论,学语言,要把握好关键期,最晚12-13岁前学,否则后期再学太难了,“狼孩”案例说明一切。
另外,不少人也深有体会,在几岁、十几岁学唱一首歌, so easy!甚至在不认识歌词、不知曲意的前提下,仍可以哼唱完整流行歌曲。但是过了二十、三十岁,总感觉不能很好把握住曲调,基于此,很多人更加坚信,“语言关键期”言论存在的合理性。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是美国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埃里克·勒纳伯格教授于1967 年提出,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始于婴儿出生,止于从八岁到青春期结束之间的某一时刻。“关键期”过后,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将大幅下降,而且将受到母语口音或强或弱的干扰。
读到这,那些想学好英语,年龄却已超过“语言习得关键期”的人是不是觉得惆怅满怀、绝望至极?
事实上,埃里克·勒纳伯格教授用词非常谨慎(大家可以认真回看上面文字),他提出的只是,
一个“假说”!
不是“定论”!
其实,学术用语,一旦进入世俗的大众传播领域,往往或多或少都会掺杂着误解,甚至为了某种利益,被居心叵测之人刻意歪曲、篡改。
当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的“Learned Optimism”提出之后,瞬间就被成功学大师们拿去当作自己手中的道具,毫不顾忌塞利格曼教授所持的保留态度。
勒纳伯格教授的“假说”也一样,到了市场上,就变成了“定论”。原本的“始于婴儿出生,止于从八岁到青春期结束之间的某一时刻”,也变成了“始于0岁,止于10 岁”。
更令人惊掉下巴的是,在大洋另外一端的中国,这几乎成了所有少儿英语项目的主要宣传工具和有力说辞,其潜台词的目的,不过是制造恐惧、放大焦虑,以此来恐吓家长赶紧交钱,否则就来不及了。——典型的饥饿营销!
首先,大家都有共识——语言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后天习得。事实上,语言文字 的出现迄今为止也不过几千年而已,之前的人类大脑并非没有能力处理语言文字,而是没有语言文字可供处理。
事实上,科学家们早就发现他们可以在一代之间就能教会那些原始部落的人使用“新”的语言和文字。而我国的扫盲工作,本质上来看也是一样的道理。显然,语言能力无需通过基因遗传,自然,语言天赋所起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为什么随着不断长大,成年之后学习英语反而更为困难?
既然天赋在学习英语中的作用可忽略不计,那理论上来说,只要勤奋,任何人都可以学好英语。可是事实上看起来并非如此。而“关键期”理论又给学好英语的希望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 因为按照关键期的说法,大脑只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是可塑的,时不我待。
令人振奋的是,在此假说提出三十年之后,终于有科学家证明大脑不仅是可塑的,而且它自始至终都可塑。
而成年之后,之所以学习第二语言显得更为困难,原因并不在于关键期假说所言的“此后大脑不再可塑”,而实际上在于母语的强干扰,这是第二语言所使用的脑图要与已经形成强大势力的母语脑图竞争,不言而喻,当然越来越难。
然而,认识到语言的相互干扰现象并非坏事,恰恰是这样的认识给了人们希望。目前,有很多教育学家开始提倡“浸泡式学习”,有一定的依据,也有相当的效果。
当然,现实社会,也不乏打着“浸泡式英语学习法”的招牌,进行招摇撞骗的事例。记得大学期间,就在学生公寓到教学区的路上,有家“浸泡英语村”的机构,其本质,跟三教九流的野鸡英语培训班没啥区别。
所谓真正的“浸泡式学习”,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里,强迫学生只使用第二语言,禁止使用母语,进而刺激大脑加速构建新的脑图。所以,距离学生最近的浸泡式学习方式之一,其实就是课堂的全英文授课,师生全英文互动。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个别区域,尤其是生源差、学生英语水平低且参差不齐学校,这种浸泡式英语学习反而事倍功半。
读到这,你对学习英语这件事已有了一些崭新认知:
1.学习英语,不需要天赋;
2.只要方法得当,并且日拱一卒,终会功不唐捐;
3.种树最好的时机,一个是十年前,一个就是现在。所以,学习英语,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人,贵在认知觉醒。下面对学习英语的进一步认知,会更让你拍案叫绝、豁然开朗。
你英语学不好,罪魁祸首可能是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有20世纪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教授于1948年正式提出。它是指:当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那件事情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此事最终真的会发生。
更细化的分类表述是——
如果提前相信某件事(往往是坏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且最终“一语成谶”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自证预言”;
如果提前相信或期望某件事(好事或坏事)会发生在别人身上, 且最终切切实实的发生了,那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效应,其本质也是一种自证预言。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神话悲剧,就是“自证预言”的典型。
其实,我国历史上早就有“一语成谶”之说。 当年“秦王扫六合”后,希望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代,也希望自身长生不老。当时,一个名叫“ 卢生”的人,向秦王觐见,说蓬莱仙岛生有长生不老之药草,自己可以取来上奉秦王。
卢生回来后,秦王大喜。但是卢生顺便上奏亲王,说找到一石碑,上刻“亡秦者胡”(有可能是卢生自己刻的,毕竟,中国后来历史上,这种“神灵赋语”的伎俩屡见不鲜)。 秦王想来想去,这“胡”应当指的是“胡人”——北方的匈奴。于是,派蒙恬北伐匈奴, 而后又不惜劳民伤财,修建了“固若金汤”的秦长城。
本以为这下就高枕无忧,从此可以“春宵苦短日更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了。谁知,秦王死后,赵高(就是在语文课本曾学到的“指鹿为马”的大太监)串通李斯篡改遗诏,杀长子扶苏而立次子胡亥为王。从此,赵高“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久,秦亡。
最终,那谶言应验了——“亡秦者胡”。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自证预言”在学英语中的神奇魔力。
当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并不一定保证真的能学好;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相信自己不可能学好,那最终真的学不好。
所谓“自证预言”就是这样,正面不一定起作用,却总在负面起作用。
平常,观察一下身边学英语的人,我们经常听到这类话语——“我没英语天分”、“我不是学英语的料”、“单词我记不住呀”、“英语真是太难了”······哪怕不说出来,仅仅脑子里经常有这类的念头,其实都是一种强大的诅咒,它们有着邪恶而又莫名其妙的强化力量。
于是,众多的英语学习者惊呼:
为什么会这样???
如此恶性循环的怪圈,我是不是没救了???
确实,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不解:好事儿很少心想事成、梦想成真;坏事却往往无中生有、一语成谶。
但是,绝对不是不能解释清楚:自证预言,也许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和“潜移默化的负强化”有关。
心理学上,预期的喜悦会产生拉力,而预期的恐惧则会产生推力。相对来说,人性中,急于摆脱恐惧的推力,比奔赴喜悦的拉力,要强大太多。强大推力的驱使,会让人心浮气躁、心意难平,进而病急乱投医。动作扭曲下,事与愿违也就成了必然。比如,上文中的“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亡秦者胡”就是典型。
另外,经常对自己的负面的评价,没啥好的影响,貌似也没啥负面影响。但是,这种负面言语,会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潜意识(我们自身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在我们潜意识深处产生深深的强化作用。
潜意识也是意识,而意识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命运······比如,上文中的“我不是学英语的料”的诸多自我负面评价话语就是典型。
其实,想摆脱这种“诅咒”,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负面自我评价易成谶,但并不意味着,一味地的正面自我评价就百利而无一害。
个人认为,类似“我一定可以的”、“我一定能成功”、“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这样的自我暗示根本没啥作用,反而挺浪费时间,因为听的时候,感觉浑身都是劲,但是听完之后,你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肤浅的成功学不靠谱的重要原因。
正确的方法是忘记这件事情,不再花时间去想它——顺其自然,随它去。
读到这,你对学好英语的一些认知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进步。
毕竟,提高认知、改变观念,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也是做好任何事的第一步。
对学习英语还有什么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