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译文】
普通百姓家庭即使做不到这一点,婴儿在长到幼儿,能够识别人的脸色,懂得人的喜怒时,就要进行教诲,叫做就得做,叫停就要停。等到几岁之后,就可以免除鞭打了。父母既要有威严又要有慈心,子女才会心生敬畏并且产生孝心。我发现世间有些父母,不教育子女而只是一味溺爱,往往不以为然。吃饭举止,任由孩子的想法去做,该训诫的时候反而夸奖,该责骂的时候反而嬉笑,到孩子懂事之后,就会将这种行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当骄横傲慢成为一种习惯,才开始去制止,即便是用鞭子棍棒打到死也无法显现父母的威严,父母的愤怒日益增长并且与孩子之间的恩怨日渐增多,等到长大成人后,一定会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习惯就像是天性,习惯久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就是这个道理。俗语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子女要在婴孩时。”这话确实有道理。
孩子教育要趁早、趁小,决不能心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