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回放(2017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从新闻报道中取材,富于时代气息。山东卷的“文体特征鲜明”的要求向考生明确传达了对不同文体特征的思考和把握,此提示值得我们重视。
分析、思考这则材料,仍可用“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个问题来引领。回答“是什么”:是书店异于同行的行为(24小时、不驱赶);是特殊人群的光顾(夜读者、农民工、流浪者、拾荒者等)。回答“为什么”:从书店角度,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行为背后彰显的精神内核是什么?从夜间光顾者角度,为什么他们会来这里?有没有更好的去处?联系生活实际,可思考底层人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回答“怎么样”:书店的做法会赢还是会亏?他们看重的是什么效益?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那些特殊的光顾者会怎样?由个体到群体,由现象到本质进行思考。
问题引领能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可以写成议论类文章也可以写成叙述类文章。确定立意,把控文体,进行合适的表达。
佳作欣赏
世界的诗
高2018届二班 姚雨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诗,它被压迫地越深,便沉淀地更美。
大街小巷,天南地北,处处是人们的身影。白天的往来奔走与倒胃的应酬,为生计奔波的风里雨里,压抑了每个人对美的感触。就像美酒,岁岁年年的尘封,终将酿成清液。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在这时成为了良酿的启瓶器。
走进这里,不论白领蓝领、工人乞者,形形色色的人们在这里碰撞成静潭,所有人都只有一个身份——读者。
这小小的书店,却像是一片海洋,每个人都能在这找到自己的径流。
一名公司的白领,被无聊的生活与反复的勾心斗角所折磨,他离开公司,在寂静的夜晚来到书店,独自读着《人生》。高加林在命运中挣扎,在矛盾中艰程。当读书人的风骨与低贱的现实相碰撞,是对人心灵的碾碎。读着高加林,回想着自己,谁的青春没有梦想,谁的梦想没有挣扎,而挣扎过后是对现实的认输。当阶层的铁闸与时代的牢笼放下,心比天高的人往往更要承受坠落尘埃的痛苦,最后甚至连这份痛苦都随着时光的冲刷而了无痕迹。读着读着,不禁胸怀激荡,又潸然泪下。
一名大学生,刚刚从少年变为青年,初入社会的他对人们的虚伪厌恶,交际不过是讨好与奉承的交响。身心俱疲的他在本该彻夜狂欢的夜晚,走进了这24小时营业的书店,拿起了《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身在美国,因不羁于世而放浪形骸,本应高尚却堕入魔窟的他无处诉说,格格不入。两人间有空间相阻,时间之隔,但共同的却是少年对社会的迷茫,不知自己应投身何处,不知应如何对待周身的肮脏。霍尔顿想要逃避,他愿隐于麦田,只愿在孩子们将入悬崖时引领他们不入迷途。但他因妹妹的牵挂和对社会的无力而回归。大学生同样无法逃离,责任、未来,强迫他将社会的美好与污秽一起拥抱。读着读着,大学生抱着对未来的坚定,轻轻叹息。
而工人与乞者,在这里摆脱被生活压迫的无法呼吸。倒一杯热茶,拿起那仿佛早已与他们告别的书。读书中他们那年少时敏锐的灵魂,和早已泯灭的天赋,再次泛起微光。书店内外,便是两个世界,两种人生。
谁不曾有梦,谁不曾有诗。只因这社会没有诗,这生活封禁诗。但沉默不是消亡,尘封只为开启。静待那漫出书店,弥漫世界的芬芳。
点评
本文从阅读者的角度立意,24小时书店成为不同人群灵魂的栖息地。书店的行为、书本的力量看似微小实则巨大,它们使一个个被现实碾压的灵魂逐渐复苏、逐渐饱满。小作者立意高远,语言婉转优美,富有诗意。此文堪称佳作。(冯培妮)
二十四小时的温暖
高2018届二班 赵安华
近两年,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号召,有些书店开启了24小时的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的开启,在夜晚为白天忙忙碌碌的人们提供了放松阅读的机会,但更多的,则是给社会底层的人们带来平等的尊重和温暖。
据有关报道称,这些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书店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只要是来看书,即使只是一页或一行,也都是书店的读者,他们都欢迎;甚至有些人只是进去休息,他们也觉得这份工作有意义。
也正是因为书店的这种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经营模式,才使夜间有许多流浪者、拾荒者前来光顾。在给大家带来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身体、心灵上的双重温暖。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曾经有人说过“如果皮囊难以修复,那就用思想去填满”,那人也确实做到了,在他出车祸治疗期间一直在看书,至今也坚持看书,闲下来就看,以致在当今这个功利的时代,他还能追随初心,还能尊重每一个人。夜间来书店的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拾荒者、流浪者,也许他们并不认识几个大字,也许他们只是来书店借宿一晚,但在书店的这种氛围下,多少会有所感染吧。前阵子网上一则“浙江大学拾荒老人车祸死亡”的新闻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便查了查,看到则“拾荒老人图书馆洗手看书”的新闻,开始以为是因为这个拾荒老人在图书馆看书前洗手才被关注,深入了解后才知他还曾是浙江大学的毕业生。图书馆没有因为他是拾荒者而拒绝让他看书,而他也在看书前洗手,表现对他人、对知识的尊重。
这24小时的经营模式下,许多无家可归者有了夜间避寒之所。前段时间读到一则标题为“初三生离家出走,竟被发现在……”的新闻,标题的确很吊胃口,可内容确实让人出奇,这个离家出走的学生并没有跑到网吧之类的地方,而是在书店看书,网友评论说:“本来想行万里路,既然走不了,那就读万卷书”。因为晚上书店关门,这位同学夜间只能随便找个地方休息,而一到白天书店开门,便泡进知识的海洋里。于是,我在想,如果他所在的城市也有这24小时经营的书店,那被温暖的又岂止是他的身体?
书店的24小时经营,传递了知识,传递了二十四小时的温暖。
点评
这篇作品简洁干练,直指书店行为给社会传递的温暖。小作者能联系社会现实展开论述,说理透彻。与该生此前的作文相比,这篇作品在构思、行文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冯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