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7 请叫我 “别人家的孩子” 蒲松龄

顺治十五年(1658年)对山东淄川县的学子来说,不是一个好年份。无论你读的是公塾还是私塾,都避不开被先生和家长反复训诫。训诫的内容是学生们挥之不去的千古噩梦——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蒲松龄。

  蒲松龄出身于淄川县的蒲家村。蒲家世代耕读,期待有一天族中子弟能够考取功名,把家族的社会地位往上提一提。可惜蒲家在科举上的表现很一般,没出过什么显赫人物。而蒲松龄从小兴趣广泛、心思灵动,还过目成诵,对文字极为敏锐,可称神童。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神童把技能点全都加到了奇怪的地方。

  明代出版业发达,书籍品类繁多,尤其是各种稗官野史、小说杂流极为盛行。蒲松龄一接触到这些闲书,立刻沉迷进去。他最喜欢《庄子》《列子》,觉得“千古之奇文,至《庄》《列》止矣”。这些书现在都已列入学生必读传统名著书单了,可在那时,它们在家长心中的地位堪比现在的游戏与网文。

  但天才毕竟是天才。蒲松龄读闲书不光读个热闹,还学得像模像样。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自序里颇为自得地说:“辄喜东涂西抹,每于无人处时,私以古文自效……”意思是说:我喜欢随便写点儿东西,偷偷学点儿古文,纯属野蛮生长。

  这个古文是相对于时文来说的。在当时,“时文”特指科举考试的八股文,而广义的“古文”指先秦以来的骈文、散文、辞赋之类;狭义的“古文”特指《史记》《汉书》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不过,当时的应试教育很严格,有的老师连古文都不许学生读,因为太挤占精力。按照这个事态发展,蒲松龄专心于古文,学习成绩应该会受影响吧?但“别人家的孩子”蒲松龄在县试和府试中,都考了第一名,称为“案首”。

  顺治十五年,蒲松龄以案首的身份,前往济南参加道试,也叫院试。蒲松龄进了考场,打开试卷一看,上面写着:早起。这个题目出自《孟子》里的一个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早起”这两个字便出自故事里的原句“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蚤起”即是早起。

  蒲松龄拿到这个题目一时技痒,居然在严肃的考场涌出一股创作欲望。

  但是,想在八股文里加创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八股文有严格的格式限制,考生必须按照破题、承题等八个部分来写。蒲松龄不管这些,一篇议论文就这样被他写成了一部短篇小说,而且写得严丝合缝,完全符合八股文规范。可这毕竟是道试,他写这么标新立异的文章,难道不怕被主考官黜落吗?

  因为他是案首。按照科场不成文的规矩,案首只要不犯大错,在道试时百分之百会被录取。主考官黜落一个案首,那就是说点蒲松龄做第一名的知府和知县有眼无珠?这得罪的人就太多了。

  考卷很快被送到了主考官施闰章的手里。施闰章学问很大,还特别开明,没有寻常腐儒的保守气息。他一拿到蒲松龄的卷子,大喜。蒲松龄的文章虽不太正规,但每一个点,施闰章都能捕捉到,并深得其趣味。施闰章在卷子后面评论:“首艺空中闻异香,百年如有神。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移风易俗。”于是,道试放榜之日,满城轰动,因为蒲松龄又拿了第一。

  三次考试皆第一,蒲松龄在当地的风头一时无两。这时,有人劝蒲松龄先别急着起诗社,接下来还有乡试呢,那才是真正的龙门。蒲松龄却不以为意,那篇满分文章雄辩地证明,自己不必战战兢兢地苦守时文规矩,只要有才华,走杂学古文路线一样能摘取功名。

  顺治十七年(1660年),蒲松龄参加乡试,结果落榜而归。乡梓震惊,却没太大轰动。乡试和前几场考试不同,这是与全省精英竞争,难度极大,谁也没法保证一定能上榜。

  康熙二年(1663年),蒲松龄再赴考场,仍铩羽而归。蒲松龄从此立志,发誓“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学习计划很详尽,可蒲松龄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他抑制不住自己的兴趣,没事偷偷写点儿诗,还顺便搜集各种神怪异事,写写剧本,甚至还热衷于编俚曲调子。后来他编的俚曲有专门的合集《聊斋俚曲》,衍生成淄博的一大民间曲艺流派。

  蒲松龄的好友张笃庆看他每天忙活这些事,写信委婉劝他,你闲书看得太多了,对你考取功名是有妨碍的。果然,康熙十一年(1672年),蒲松龄又一次落榜。这说明蒲松龄根本没听张笃庆的话,气得张笃庆又写信过来骂他:“此后还期俱努力,聊斋且莫竞谈空!”

  其实张笃庆冤枉蒲松龄了。蒲松龄贪玩不假,可说起学习,态度却很认真。问题在于,他天生性灵在文学,后来又经施闰章点拨,把技能点都加到古文上面了。可惜这二者很难兼得。尤其是进入康熙朝之后,科举风气大变。康熙不喜欢有个性的文字,强调八股必须回归到经世致用上来:“骚人词客,不过技艺之末,非朕之所贵也。”

  这句圣谕对蒲松龄来说如当头一棒。他当年最得意的满分文章,如果放到这一时期,只怕就成了零分文章。

  在这种矛盾中,蒲松龄一方面没放弃艺术追求,一方面又继续赶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期间,他完成了《聊斋志异》,这里面有多篇文章讲科举。尤其是《司文郎》,讲一个老僧能靠鼻子闻出文章好坏,结果最差的一篇文章作者反而中举。老僧感慨:“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今帘中人并鼻亦盲矣!”这话其实是蒲松龄自己的愤懑之语。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蒲松龄从18岁的天才少年变成47岁的老秀才。他去参加乡试,又一次被黜落。

  这一次,他不是因为文章,而是因为越幅,做题时一激动多翻了一页,等于考卷中间空出了一页,自己竟浑然未觉。这是个很低级的技术错误。蒲松龄描述当时的心情是:“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出了考场,知道这一次又无望了,他居然还填了一首《大圣乐》来纪念这次失利。

  回到家后,蒲松龄觉得不过瘾,又写了一篇《责白髭文》,大意说自己铩羽而归,照镜子发现胡子都白了,便写文责备,说都怪胡子,还骂胡子为什么不去长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身上,我一无所成,你过来凑什么热闹……

  蒲松龄一心两用,一方面是真心热爱文艺,不忍放弃;一方面又是真心要考取功名,孜孜不倦。直到康熙五十年(1711年),蒲松龄去青州考贡,才勉强做了岁贡生,其年已71岁,真应了“蹉跎老大负平生”这句话。

  四年后,蒲松龄与世长辞。“举人”这个目标,他这辈子也没够着。回想一下,幸亏施闰章当初点中了蒲松龄,让他有机会继续创作;也幸亏此后历届考官没点中他,不然后人未必能看到《聊斋志异》传世,最多只在淄川县志里看到一个不痛不痒的进士名字。至于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蒲翁本人是否宁愿如此,便不得而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