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忙着解释,强者忙着解决


遇到问题时,人和人的差距瞬间显现。

有人第一时间张嘴:“这不是我的错”“本来能成,就是因为……”;有人却立刻闭嘴,转身找办法、补漏洞。

前者忙着解释,后者专注解决。

这看似简单的选择,恰恰是弱者与强者的分水岭。


01

解释,从来不是为了厘清真相,而是弱者为自己找的“安全区”。

怕承担责任,所以解释“不是我的问题”。

怕被否定,所以解释“我已经尽力了”。

怕面对失败,所以解释“运气不好”“时机不对”。

可这些苍白的辩解,除了暂时安慰自己,什么用都没有。

就像有人做项目出了纰漏,对着团队滔滔不绝说“客观原因”,从市场波动说到客户挑剔,唯独不说“我该怎么补救”,最后项目黄了,还怨“没人理解自己”。

他不是没能力,是把精力耗在了解释上,忘了真正该做的,是解决问题。 而强者的世界里,没有“解释”二字,只有“怎么办”。

他们明白,问题摆在眼前,再多的理由也换不回结果;再动听的辩解,也填不上已经出现的漏洞。

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说:“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停止抱怨,直面现实。”

真正的强者,都懂这个理。有人负责的活动临时出了差错,嘉宾没按时到场,他没跟主办方解释“路上堵车”,而是立刻联系备用嘉宾,调整流程,用十分钟稳住局面。事后有人问他“不解释不怕被骂吗”,他说:“骂不骂不重要,把事救回来才重要。” 02

解释的本质,是逃避;解决的本质,是担当。

弱者总在“为什么会这样”里纠结,强者却在“接下来怎么做”里行动。

《原则》里达利欧提到“有效决策”的核心:“关注事实,而非情绪”。

解释是情绪的宣泄,解决是对事实的回应。有人创业初期资金链差点断了,朋友劝他“跟投资人解释下,争取宽限”,他却摇头,连夜跑遍上下游谈账期、找合作伙伴拆借,硬是把资金盘活。

他说:“解释是求别人理解,解决是靠自己翻盘。” 后来他说,那次没解释的选择,让他彻底明白:强者从不靠别人的体谅过日子,只靠自己的行动破局。 更扎心的是,越解释,人越弱;越解决,人越强。解释会让人陷入“自我合理化”的陷阱,把所有问题推给外界,久而久之,失去反思的能力,下次遇到问题,还是只会张嘴辩解。

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不断打磨能力、积累经验——这次补了一个漏洞,下次就会提前规避;这次扛过一个危机,下次就多一份底气。

《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被冤入狱后,没对着狱警解释“我是无辜的”,而是默默做两件事:挖隧道,学理财。他知道,解释换不来自由,只有行动能。十几年后,他从污水管道逃出生天,不是靠运气,是靠一次次解决眼前的问题——用小锤子挖墙,用知识换信任,最终把绝境变成生路。 03

弱者总觉得,解释能换来理解;可现实是,只有解决问题,才能赢得尊重。

你解释一千句“我能行”,不如实实在在解决一个问题;

你辩解一万句“不是我的错”,不如主动把漏洞补上。

有人在公司里,每次出错都能说一堆理由,同事慢慢懒得跟他合作;

有人却相反,不管谁的问题,只要在他手里,就会主动解决,久而久之,老板信任他,同事依赖他。

这就是现实:解释换不来认可,解决才能站稳脚跟。 04

很多人把“爱解释”当成“耿直”,把“不辩解”当成“认怂”,可真相恰恰相反。

忙着解释的人,是怕自己扛不住;专注解决的人,是相信自己能搞定。

就像有人被客户投诉,没跟领导解释“客户太苛刻”,而是去客户公司道歉,了解需求,重新优化方案,最后不仅留住了客户,还拿到了长期合作。

他不是没脾气,是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嘴硬,是能扛事;不是辩解,是能解决。 别再让解释消耗自己了。遇到问题时,先闭上想辩解的嘴,迈开解决问题的腿。

弱者在“为什么”里消耗时光,强者在“怎么办”里成长变强。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从不听你的解释,只看你的结果;别人从不关心你有多委屈,只在乎你能不能搞定。 05

做个“解决型”的人。

别再为失误找理由,为失败找借口,把解释的时间用来想办法,把辩解的精力用来补漏洞。

当你停止解释,开始解决,你会发现:曾经的难题,不过是成长的阶梯;曾经的困境,都成了变强的铺垫。

毕竟,弱者靠解释求安稳,强者靠解决闯天地。

你要做哪一种,答案早就藏在你的选择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