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进了腊月,就感觉好像被谁催着赶着似的,时间过得特别快,这不,转眼,明天就是腊八了。
婆婆妈和亲娘都说明天要包饺子,问吃什么馅儿?
妈感冒还没好,又诱发了慢性病,我劝说她不要劳累。我和相公明天上班不在家,晚上我们可以去娘家吃。妈身体不舒服,胃口也不好,就不要包水饺了,让爸去街上买点现成的,他们和奶奶三个人吃就行了,过几天等她身体好了,再包也行。妈答应了。
往年,每到腊八这一天,妈不光包饺子,还要熬上满满一锅腊八粥,粥里有大米、小米、红枣、红豆、玉米、薏米、花生、桂圆等七八样东西,家里每个人都必须要喝一碗。
妈说:腊八日,拉巴儿,咱要拉巴拉巴这些孩儿!喝了腊八粥,明年更高更强!
其实,追溯腊八节的来历,是一个佛教纪念日。
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名叫悉达多。悉达多离开王宫,周游印度,在多年苦修路上,受尽体乏饥寒之苦,骨瘦如柴。
这一天,他又累又饿,倒在路旁。这时,一位牧羊女发现了他,赶忙把自己带的杂粮,加上树上摘来的野果,一起煮成烂乎乎的粥,喂给他吃。
悉达多王子吃了粥以后,渐渐恢复了体力,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历经六载,在农历十二月八日这天夜里,悟道成佛。
从此,释迦牟尼的追随者们,为了纪念佛祖在这一天修成正果,并不忘感恩善良的牧羊女,在每年的腊月初七至初八,用粮米和鲜果煮粥供佛,“腊八”这一天就成为“佛祖悟道纪念日”。
大约公元九百年前,宋朝时,“腊八节”传入中国,各大寺庙于腊月初八煮粥祭拜佛祖,并供奉朝廷,施舍信众。
因此,“腊八节”又称“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
腊八粥也叫八宝粥、佛粥、福德粥。
后来,“腊八粥”的习俗逐渐流入民间。
传得久了,很多人只知腊八吃粥,不知来历。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八宝粥、养生粥也成了日常饭食,逐渐减弱了"腊八节"的仪式感,也减少了对腊八粥的期待。
然而,一碗腊八粥承载着浓浓的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喝起来依然香甜。
我们本地方言“日”“儿”不分,像妈这样,以为“腊八日”就是“拉巴儿”的节日,这样的老太太应该不少。
妈说得也对,母亲拉巴儿女,就等于儿女供佛,佛祖显灵,因为母亲就是儿女心中的佛。
有一篇文章《母亲是佛》,说的是一个特别信佛的小伙子,舍弃家庭事业去求佛,历经磨难不放弃,却一直没有求到真佛。
有一天,他来到一座大庙,遇到一位高僧,他跪在地上求高僧指点迷津。
高僧长叹道:你回去吧,在回家的路上,有人深夜赤脚为你开门留宿,那就是你的佛。
小伙子欣喜若狂,立即赶往家的方向。
可是路上,他敲了一家家的门,为他开门的人都没有赤着脚的。
他回到家门前的时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刚敲了一下门,门里就传来母亲的声音:谁呀?
当他告诉母亲是自己回来了,母亲立刻跌跌撞撞起来为他开门,衣衫不整,脚上什么也没来得及穿。
他这才明白,自己千辛万苦四处求佛,原来,佛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心中。
母亲是佛,佛是源头之爱。
过了腊八节,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大家都要忙着办年货了。
娘已经买好了两大袋子面,说是超市里大家都在抢购面粉,怕年下涨价,备好粮食好过年。
这几天,老两口一天一趟去赶市场,转来转去地看,了解行情,筹划着买啥年货,啥时候买合适。
老人家比我们过年的劲头还要大!
祈祷妈快点好起来,欢欢喜喜过大年啊!
小时候老人们唱着儿歌,领着我们准备过年的吃食,安排我们打扫卫生干活,那首歌怎么唱来: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蒸馒头,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明天腊八节,别忘了喝一碗腊八粥哦,喝了腊八粥,佛在心头坐,来年天天香甜,人人健康,岁岁平安!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15)篇153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