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注意观察
今日感悟:注意观察指的是,善于改善对话技巧的人总是不停地问自己是否还在对话框架中,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带来巨大的变化。即使他们不记得或从来不知道什么综合陈述法或四种倾听技巧,只要能关注自己是否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就可以从这个原则中获益良多。他们或许并不清楚如何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但他们知道如果脱离了对话框架情况就会大大不妙。于是,他们便努力维持对话,结果证明他们是正确的,做出努力尝试永远好过面对问题无动于衷。
关键词2:营造安全感
今日感悟:我们在前面说过,对话的基础是观点的自由交流,而阻塞这种交流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安全感。当我们意识到和对方正在远离正确的对话轨道时,一定要想办法维护安全的对话气氛,不管采取何种方法。书中提出了几个技巧,它们只不过是一些常见的做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实际上,提高安全感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我们能意识到对话中的问题是由于缺乏安全感引起的,90%的情况下我们都会急中生智地想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有时候,问个问题,对对方的看法表示感兴趣,这些都会帮助我们营造安全感。有时候,轻轻的一次触摸或爱抚也会传达出安全气氛(仅限于爱人和家人关系,在工作场合这样做无异于行为骚扰)。当问题变得棘手时,有时候道歉、笑容,甚至连一个“暂停”的手势或请求也会帮助我们营造安全感。可见,安全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对话原则,我们应当努力让对方感到舒适自然,这样才会产生交流的欲望。实际上,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的几乎每一种技巧,无论是对比法还是先发制人,目的都是一样的——营造安全感。
关键词3:强调结果
今日感悟:在前面说过,作者是有些颇不情愿地展开对沟通话题的讨论的。实际上,他们最感兴趣的不是写一本关于沟通的作品。他们想讨论的是关键时刻,即那些人类行为会对组织机构、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时刻。但奇怪的是,研究过程一再把他们引向那些人们会情绪激动地面对高风险对话的时刻。因此,他们才把这些时刻称为关键对话。毫无疑问,如何处理这些时刻决定着我们的领导表现和个人生活。
好文节选:写作本书唯一的目的,是想帮助我们深刻地改变自己最为关注的人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展开行动,学会发现身边每一个可以改善的关键对话机会。我们可以利用最后一章介绍的模型去发现所需的原则或技巧,帮助自己以更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记住只要尝试就有可能做出改变。
我们不必表现得完美,不必为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进步感到烦闷。只要我们能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地应用这本书的观点,我们一定会看到人际关系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巨大提升。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人生时刻,小小的改变就会带来巨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