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马拉松比赛的日期越来越近还是自己给自己的小目标恰好完成了有些沾沾自喜。本来计划的是跑一休一,可是最近有点上头,不仅超负荷的去突破10公里,而且还想连续跑三天,而且还是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有点过量了。
以前也再考虑是跑二休一还是跑一休一,却因为猛的一开年直接来了个连续三天。不仅脚踝和肩部的不适越来越明显,而且膝盖和小腿也开始新增不舒服,特别是脚趾也开始因为挤压而异常疼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种种不适,才想起来是不是有些上头了,为了马拉松顺利完赛有些太过头了。
因为平时都是早上跑步,每次都是闹钟一响自然而然的起床跑步,仿佛形成了条件反射。因为身体各部位的警告,现在强迫自己休息,不仅不能连续三四天,甚至跑二休一都有些过量了。准备一周来两个跑一休一,再加一个跑二休一,这样刚好可以凑够一周,算下来也就是一周四次,这才算是一个合适的节奏。
除了跑步次数的控制,还有跑步距离,不能突然间一下子增加那么多,应该循序渐进。目前5公里的基础上每次增加不能超过2公里,增加一次距离至少要维持一周,然后再继续增加。相对于对距离的增加,有时候更应该考虑时间的增加。比如现在5公里是37-8分,下次可以不考虑配速,在舒服的情况下,一次增加几分钟。慢慢坚持一次跑50分钟,再然后慢慢增加跑1个小时,相对于距离,时间的指标更合理。
跑步是一个长期的运动,不是为了越跑越快而忽略了身体的警告。更应该是为了健康出发,跑的更持久,持续的时间更长。能健康的跑到花甲,古来稀才是真正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