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豆产生最深刻记忆的地方在云南。
2002年,刚满18岁的我坐火车从华北小县城一路南下来到云南昆明读大学。一切都是新奇,气候、城市、语言、人们,还有食物。在此,舌尖遇到了土豆——在这里称之为“洋芋”的美食,味蕾就此绽放。
云南人对洋芋的热爱,可以说是一种骨子里的爱。大街小巷,老人、中年人、年轻小伙子、背着小孩的女人……随便一个云南人都能支起一个炸洋芋的小摊子。一个小推车、一只煤炉、一口小铁锅,半个锅口上架一个铁架子,铁架子的造型是横竖交叉的小方格。有的洋芋不知被什么工具切成了长条状,且是波纹状的表面;有的干脆不做造型,只切成一块块的。放入沸油中炸成金黄色后,用漏勺捞到铁架子上控控油。再过个半分钟,把洋芋盛进小碗里拌上一些辣椒面,撒些小葱、薄荷叶,口味重的还可以撒一些鱼腥草,插几根牙签,一碗香喷喷的炸洋芋就出炉了。不过一两块钱,吃到嘴里香软中带点清凉,我对洋芋的喜爱也就此打下基础。
烤洋芋、老奶洋芋、饵块中夹带洋芋丝……这些都是云南特有的味道。除了是一种美食,洋芋,还是一种救命的东西。
2005年暑假,学校组织去云南山区的三下乡扶贫活动,二十多号师生坐车来到云南某县城,然后在县干部的带领下去县下辖的一个村子。快到村子时,已没有了公路,车子开不进去,大家便沿着山路走向村子。那时天蓝,空气新鲜,一路翠绿。走到村口,才看到满眼的贫穷。不远处,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唱着山歌,盛装夹道迎接我们。从他们身边走过,无意间瞥见一个小姑娘,四目相对,她那干净、清澈的眼神中似乎夹杂着羡慕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那种眼神,我至今难忘。
之后,我们来到村长家,大家围坐一圈,村里人端出几盆洋芋招待大家。洋芋烤得黑黢黢的,不时还有几只苍蝇围着来回飞,甚至叮在上面。而村长介绍,洋芋在这里,是他们最重要的食物,也是能给客人们的最好的食物。挥手赶走苍蝇,拿起一个洋芋,擦擦还沾着的土灰,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望着周遭的村民,望着远处的大山,我的鼻子一酸,也一口一口咽下了对贫穷的感悟。
而今很多年过去了,闲暇时间我常去各地旅游,品尝过不少美食;工作之余,也甚爱做菜,尤其对肉食更是偏爱。但无论是对食物走街窜巷的费心寻找,还是自己精心烹制的美味菜肴,在满足味蕾的同时,留给我的仅仅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味道也渐渐淡去。而每当回想起在大山深处那枚小小的甚至可以说是寡淡无味的洋芋,充溢在我内心的,却是深深的敬畏。
我想,对一种食物最深的感受,也许是源于对现实对生活的深刻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