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这几天大家都被《我的阿勒泰》深深吸引。我也不例外啊。谁能抵挡得住新疆那辽阔的草原呢?谁能抵挡得住巴太那散发出来的纯真与野性呢?谁能抵挡得住李文秀那双如同我们许多汉族女孩对新疆、对牧民、对牧场生活的那种笨拙又好奇的可爱呢?当然......还有那个不靠谱的妈。
我啊,还没追剧呢,一集都还没追,我是被大数据时不时扔过来的一点点小片段都迷糊成了这个样子,可想而知我追起来那可会一发不收拾。
但我忍住了。
我忍,是因为我本身也是作者,有一种怪癖:文字大过影像。
于是,我开始了解谁是李娟,她写了什么书,是什么文笔、内容能让导演、演员们的演绎如此有魅力地抓住了很多人的心。
然后,我悄悄地买了她的成名作:
《阿勒泰的角落》。
读着她的文字,我和很多人对李娟文字的感受一样:活脱脱一个三毛再世呀!多么纯净、直率的文字,那些文字像是躲在马匹、羊群、醉汉、孩子、繁茂的梭梭林之间的摄像机。这台摄像机,以平等的目光看着那里发生的一切,又以抽离的视角告诉我们看到之后她内心发生的一切。她让我们知道:
除了我们生活的圈子,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非常不一样。他们不见得有多特别,至少在他们自己眼里,甚至有些沉闷。放牧、喝酒、等待春天的到来、等待冬天的过去......祖祖辈辈这样繁衍生息。
但这一切,如果没有被人用文字记录下来,他们确实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当他们被文字记录下来,他们就特别了,起码在我这位一直生活在沿海地区,一直对放牧、辽阔的草原心之向往的南方妹子来说。我被文字带入的那个遥远的世界,那些可爱又滑稽的人们,那些每个小场景、小故事之后作者内心小小的感慨而触动。心已飞向那个空间,心已跟作者神交了无数遍。
有人说李娟的文字是生长的环境所造就,她文字的纯净因为头顶有一片纯净的天。
是的,天一直都是纯净的,不管你头顶着的是哪一片天。但天之下,地之上,只要有脚印子淌过的地方都不见得是纯然纯净的。只要有人,就有人为了生存,就会有为生存而显现的人性。李娟文字的纯净,是因为她给自己制造了一片纯净的天,在那里翱翔。这是每个写作者最为宝贵的能力。
她的每一篇都不见得是记录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就如《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记录的是一只野兔子,被她和妈妈买下来之后圈养着,谁知兔子开始打洞,因为它嗅到了春天的味道,它被自己打的洞给困住了。
困住并非是它无法从洞里出来,它出来过无数次,但由于那个地方偏暗,李娟和妈妈、外婆硬是看不到它,以为它自己跑掉,甚至以为它早已被冻成僵尸。到后来才发现兔子一寸都没离开过,把它从濒死的边缘中救了回来......
这样的场景就是她们生活的日常,今天是兔子,可能明天就是羊,或许后天是一个无聊到趴在门口看她拉面,问话也不应答的年轻人。总之,这样的场景如果不是生活在那里,我们也无法遇见,但很多生活在那里的人,遇见了也未必想到需要用文字来记载。作家与非作家之间,有一条和文字的不同通道。作家看在眼里的会马上有诉说的冲动,用文字把场景、把感觉给记录下来,而非作家看着那些场景就只是生活,甚至对这样的生活表现得无可奈何。
李娟的诉说冲动中,把人与事自动形成一部部短剧,自己是剧中人,生活在她周遭的人也是剧中人。自己和被记录下来的人进入这种叙述之后,他们成为了天然的演员,演着最真实的剧,抵达心灵最柔软的那个位置。这就是:不管是文字,还是拍成了影像,它都有触动人心的独特魅力。
可能大家都会找改编成电视剧的《我的阿勒泰》来看,而我却聚焦在了她早期的作品。一个作者早期的作品往往闪烁着纯真的光辉,因为那时的写作是最为安静的。
我为自己这个选择而高兴,《阿勒泰的角落》里每一篇我都爱,就如爱三毛的每一篇。她的写作风格纯粹就是叙事,不见得有多少深刻的道理,偶尔会有那么一霎那的思考,也仅仅是一句很短的反问或者是说着说着,自己也觉得这奇怪了,于是也真诚地说出“奇怪,太奇怪了”这样的话语。这样的直率让人感到无比的可爱,她不是在写作,只是在记录自己,而这种记录却美得让人仿佛生活在水晶宫里,一切都是干干净净的,连瑕疵的存在都是可爱的了。
在她的故事里,人物都是实际存在的,都是亲眼目睹或参与其中的纪实,却闪烁着戏剧化奇彩的光。每个人物都那样普通,但每个人物又那么有趣,让人读着像进入了虚拟的空间,细节和情节有时比虚拟的还要有吸引力。这样的输出传达到我这边是那样的纯粹啊。在每一篇的末尾,她确实会发表一点点小感慨。感慨却不煽情,自然地就像你我在记录一天的生活之后,末尾发表一小段总结,但这段总结却安排得妙极了。有时它就是一句很简短的话。
比如,那个趴在门口看她拉面的男人,他看她的过程,她拉面的过程,这样一个无聊的过程却被她描写得有趣欢乐,读着读着也越来越好奇,到底是什么吸引这个男人这样认真地看她拉面,又一句话不说啊。后来,她总结了:
真寂寞呀。
我也才反应过来。原来,在那个空间里生活的人们,生活有时单一到想随便打开一户人家的门,看到一个笨手笨脚拉面拉得一塌糊涂的人都觉得像是欣赏一部悬疑大片一样享受。虽是纪实类文学,却一点都不输虚构文学所营造出来的趣味性和悬念,这还是归功于她的叙事能力。
她有一种把事情叙说得灵动、有趣、又富有氛围感的能力,加上她所遇到的人,所生活的环境,所经历的片段在我们这些城市人眼里是那样的新鲜,这些文字就开始发挥它强大的魔力,吸引着你和我,一篇篇地读下去,一点点地打开束缚心扉的牢笼,产生深深的治愈疗效。
她那些总结性的语言一般都会放在每个小故事、小场景的最后,有一种跳脱出来的审视。记录的过程,她是“身在此山中”;总结的过程,她是“身在此山外”。她以她的跳脱来看待整个事件,整些的人。而作为读者,特别是一直生活在沿海地区这种天壤之别的地貌和人文环境中,更多的是透过她的文字去了解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样,李娟在做着自我记录和跳脱看自己生活的简单事情,却带给我们非同寻常的体验了。
我们都说李娟的文字治愈了很多人的精神内耗。这种治愈就来自于遥远的时空里,那些与我们有着非常不同的时间维度。在那个空间里,时间这件事或许是可以很慢很慢的,慢到那个男人可以看她这样一个笨手笨脚的人拉面,拉到锅碗瓢盘都起了抗议,他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这就是治愈我们的地方。
他们是人,但跟我们对时间、对物质、对追求的向往不一样。那我们的内耗来自于什么呢?不就是视野的局限嘛。看到的都是自己方圆几百里以内的世界,而新疆,那片辽阔的土地上那些与我们完全不同习性,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把我们从画地为牢的圈子里放出来,即便是在精神的世界里骑着踏雪跑一跑,那也治愈了不少内耗啊。更何况,我们得到的还不止是在精神世界里骑着踏雪跑一跑呢?我们从字里行间中打开束缚心灵的牢笼,去跟着她的笔,去倾听每一个人物,去嗅草原上的风,去追赶奔跑的牛羊,去释放自己未完的梦......
在那么多写别人的小故事里,有一篇她是写自己的:《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像一部自白独剧,是那样真切地描绘出她的独处,探索到灵魂的深处,到了核心又不说穿核心的那种留白,特别美,美得让人窒息。或许是,当下的她就处于一种似懂非懂,似道非道的状态,才营造出了那种唯美。像她描述的阳光:
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阳光,只能把人照黑,但这样的太阳,却像是在把人往白里照,越照越透明似的,直到你被照得消失了为止......
还有她描述自己:
我的影子在闪烁的流水里分分明明地沉静着,它似乎什么都直到,只有我一个人很奇怪地存在于世界上,似乎每一秒钟都停留在刚刚从梦中醒来的状态中,一瞬间一个惊奇,一瞬间一个惊奇。我太多的不明白使我在这里,又平凡又激动。
还有她描述孤独:
夏天的那些日子里,天空没有一朵云,偶尔飘来一丝半缕,转眼间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透明的一股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又空空寂寂。河水哗哗的声音细听下来,也是空空的。还有我的手指甲——在林子里的阴影中时,它还是闪着光的,课到了阳光下却透明而苍白,指尖冰凉。我伸着手在太阳下晒了一阵子,皮肤开始发烫了,但分明感觉到里面流淌的血还是冰凉的。我与世界无关。
读着李娟,让我开始回看自己出生和成长的那个小渔村。我是否也可以写写那里的海、渔民、鱼虾蟹呢?对于遥远的内陆人民来说,大海是否也像草原之于我们那样让他们心之向往?也是否像我们阅读牧场、羊群、马匹时一样兴奋?但我又转念一想:
牧民好像不需要拿着一本书来了解大海,不需要关心贝类在退潮时会喷出像鲸鱼水柱一样的迷你版小水柱;不需要关心海螺的足盘其实和蜗牛没什么两样,不需要关心拍打上岸的水母过几天会在大排档的餐桌上被叫作“海蜇丝”......
不,我还是想得不对。写,并非是有特定的人群来阅读我们的作品而写,不能期待像自己阅读其他作者作品那样的新鲜和亢奋,而是自己本身就想写。
那片纯净的天,不是因为头顶上的天是纯净的,也不是因为脚踏的那片土地、居住的家园就是岁月静好的,而是需要在自己心里铸建,铸建一片纯净的天,然后让它包裹着自己,直到自己在那里翱翔。我所读到的李娟,她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