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过于重视文化,文化很多或者知识很多,那他适应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的了解,有可能就偏颇。最重要的是利用我们的文化知识在现实世界中获得收获,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文化知识多的人,他的理念多,他本身就是有一种倾向,就是对现实世界和社会缺乏实践上的认识,再如果他不能有效的利用文化知识在现实世界,为他自己谋取一些福利利益,用他的文化知识去在现实世界中验证。那么他的文化知识越多,就会造成对现实社会世界的认知偏离的更远,也就更更难适应社会。
很多历史上的名人,作家,思想家,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受到推崇,而且很多都过得并不好,比如我所知道的叔本华、卢梭、王小波,但却在去世后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和瞩目,这种现象值得思考。是他们的知识认知超前了吗?还是过多的沉浸在自我的境界中,不愿意融入赤裸裸的现实社会?
感受到文化人,从古至今,虽然说不上最惨的人,但往往,只是一个文化人,就容易被现实吞噬,社会更需要的是,有文化而能利用文化解决现实问题,按现代的话来说,变文化商业化,企业化,专业化,更吃香。纯粹的理想主义,会让人的价值观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