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上学期期末成绩进行分析的时候,我意识到六年级缺少尖子生,和我差不多平均分的,可以看到人家的名次会比我前进好几名,原因就在于人家的25%率比我高,50%率其实差不多,关键问题就在于25%的比例,想要进入前十名,25%的人数要高于全班人数的30%。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六年级语文成绩全班前13名,将他们定为我的20%率人数。分别是:刘晨佳,张紫彤,刘家成,张昊龙,李瑞欣,刘静怡,杨若晴,赵亚琼,刘佳莹,李卓,刘艺祥,杜心果,刘佳琪,王昊涵。
针对这一部分同学,在抓住基础的部分之余,最重要的其实是拔高,也就是需要让他们多做开放性的题目,多练习一些口语交际、课外阅读等。之前对他们的要求是:口语交际能写出东西来,课外阅读细节题一定要做准确,接下来针对他们,就不能只要求细节题,而是要求感情题也尽量不失分,之后会重点训练他们关于感情的理解。还是要多做课外阅读,之前我忽略了步步升阅读这本书,之后对这部分同学就要求,每天多做两篇课外阅读。还有口语交际,要求他们可以做到分条分点、条理清晰。增加阅卷老师的印象分。
2、全班的前25名,定为50%率。分别是:贾鹏飞,杨昊东,常俊涛,刘程昊,刘洋博,刘璐莹,张慢潇,赵梦祥,刘文静,刘艳阳,王晨曦,刘家宝。
针对这部分同学:在抓住基础知识之余,要求他们的口语交际以及课外阅读都能够拿到大半的分。口语交际要求他们:思维发散一点,能够写上一点东西,课外阅读要求他们细节题必须做到全对,感情题可以看出一部分。每天要他们做一两篇课外阅读。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率。还有作文,作文要求,他们规范语言,规范格式,多读作文书,每天读两篇,积累好词好句。
3、剩下的同学:要求他们基础知识必须过关,包括字词、古诗、语文园地、以及课后题(即课内阅读)。他们每天只需要把当天学的基础知识记牢,就可以保证不拖后腿,不拉全班的平均分,我的想法是:之后尽量讲完一课挑一课的词语,扎扎实实的进行每一课,让每个人都来我这儿背诵、默写。提问的时候偏重于他们。
4、张紫怡,刘一航,李志好。这三个人要求他们最基本的背诵以及字词。我会针对他们安排帮扶小组,让专门的人一对一进行教学,帮助他们进行每一课词语的识别以及古诗的背诵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