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报群里一周一次结对子搭档,昨天大家都忙着重新组合,我和李砍柴组合成功。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俩曾经都有一个共同的结对子搭档是艳子,这样距离拉近不少,我也是从艳子的文章里知道她的,世界很神奇吧,又要好玩了。
话说“砍柴”这俩字,我看着比较熟悉,是因为我真的上山砍过柴。看到这名字,我脑子就跳出小时候在武夷山生活的画面。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爸妈的工作还没有调动,我们还在我出生地生活,那里抬头能看到大王峰。我们那时没有煤气,大家做饭都是烧柴或者烧炭。我和小伙伴一起上山砍柴,童年中这样的经历,一直都没有忘记。当时其他小伙伴把柴捆成一把,放在肩膀上驮回来,而我是把柴抱回来的,所以我一般只能弄回来很少的几根柴。
记得当时是冬天,上山时大家还有说有笑,一路遇到野果,大家还可以顺便吃些野果,我们还吃到罕见的野蓝莓。山上当时有很多灌木,因为是冬天的清晨,叶子上还结着一层厚厚的霜。零零碎碎的到处有很多被人丢弃的树枝,我们这帮小孩子其实只是去捡柴,但我们方言都喊这为“砍柴”,武夷山话“砍柴”发音“好涛”(只取音,字不知如何写)。下山就很麻烦了,我肩膀不会驮,只能抱着这些树枝回来,所以下山很慢,大家都要等我,加上他们肩膀上各自有一捆柴,因此都帮不了我。回来后我虽被大家取笑,上山气喘,下山腿软,但也阻挡不了我上山的兴趣。
那时上山砍柴、采野果,下河摸鱼抓虾,在操场上捕蜻蜓、捉蚂蚁,对我来说都是最开心的事情,因为不用在家做作业,可以疯玩。这些都是和我同去砍柴的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事,真正的亲近大自然。
离开武夷山许多年了,童年的记忆虽然有很多已经模糊,渐行渐远。我想,我依然到现在还有好奇心,有很多东西想学,有很多事想做,是否跟那时的放养有关?
搜了李砍柴的文章,看到她是个想安静写作的女孩,不想哗众取宠,我欣赏这样的态度。好,这周我打算再写一篇小时候的那些事。
( 文章发布后,好几个写作的朋友提醒说李砍柴是男的,有人之前知道他是男的,看了我的文章后彻底晕了,不知他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二美之前说李砍柴是个美女,现在终于说他是男的哈哈。不论怎样,他的文字很细腻,文章写得不错,这是我欣赏的。好报这期好玩的原因就在这里。)